分享

怎样挣脱教育桎梏?请看清华免试直博生张震宇的圆梦故事!

 郑州一中侯巍 2021-04-02

前言

郑州一模尘埃落定。1月14日,我在平台发布了《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语文!》,读者反响强烈,阅读量3.8万+,可见当前的教育现状刺痛了很多人的神经。

作为普通教师,以一己之力螳臂当车,难挽狂澜;放下执念随波逐流,沉默不语,又问心有愧。

是举世皆浊我独清,还是顺其流而扬其波,这是个问题。

纠结良久,于是想到:那些在教育洪流中里没被吞没的孩子,或许才是让脱轨教育回归正道的指路明灯。

1月15日,我在平台发布了《郑州2019年一模分数线正式发布,河南考生离清北还有多远?》(双击打开链接),文章后半部分邀请到北大才女徐银槚,介绍了她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经验,不知对大家有无启迪?

今天,爸爸妈妈都爱看“平台再发力,邀请到我校15届毕业生,理科大神张震宇,讲一讲他从小学至大学的求学经历。

借这两篇文章,我想让读者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顶尖的学生?什么样的孩子才能摆脱教育桎梏,成为有用之才?

下面是我的得意门生,张震宇的自述。

1
初中小学重习惯,并非名校出状元

小学我过的很快乐,家里有台老式彩电,顶着“V”字状天线,呆头呆脑的,引不起我丁点兴趣,“看见过但没看过”,是我对电视最深刻印象。父亲经商,母亲操持家务之外,看书,看报,看我。

《周易》里边有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对这句化的解读是“父是天,母是地”。

父亲的高度是孩子的方向,母亲的高度是孩子的起点,一个民族的较量就是母亲的较量。我的母亲为人善良温和,懂得持家理财,不管多忙,闲下来就是读书看报。

我在母亲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上阅读,喜欢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她的好性格也遗传给了我,用班主任侯老师的学期评语来说,就是“乐于助人、乐观开朗、能吃小亏、勇于承担。”

从小几乎没有上过辅导班,但是上了很多兴趣班,比如网球、乒乓球、游泳、美术等。其中学画画断断续续有七八年的时间。对于课外学业辅导,我的观点是课外学业可以有,但是将大量时间放在辅导班上就没有必要了。

父母在学习方面从来不给我压力,甚至从没想过把我送到市区的初中。小升初就是划片就近入学,当时父母的观点是初中是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孩子必须吃得好,必须在家吃,就近入学方便照顾我。他们还认为初中更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也是最容易染上恶习的阶段,就近入学更方便监督我,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英明的决策。

到了初中自我感觉学习依然挺轻松的,但是成绩很好,在年级一直处于前三,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和老师关系很好,经常下课就到办公室和老师讨论问题,周末和老师校长一起打球,假期物理老师还会开车带我们去山里摘柿子。初中毕业时以全区第一的成绩考入郑州一中。

2
高中学习重方法,学霸从来不单干

我认为和老师有良好的交流是极其有助于学习的方法,这一点在高中也让我受益匪浅。

郑州一中最让我喜欢的是她自由的氛围,民主的精神。印象深刻的有,可以自由选择的林林总总的学生社团,可以激扬文字、畅所欲言的主体课堂,可以挑灯夜读、独自耕耘的四人间宿舍,一帮有志青年明争暗斗、学习上互相较劲,一群老师课堂激情澎湃、真情涌动,私下里和颜悦色与学生彼此分享秘密。

高中是肯定累一些的,但累并快乐着。相比初中小学的以玩为主,高中的学习更讲究方式方法,方式方法因人而异,但我认为有两点比较重要:一是多与老师交流,有疑问尽快解决,二是应尽量跟着老师的步伐,按时完成作业,不要脱离老师的节奏单干。

如果你问我高中学习最需要注意什么?我必定回答“过有规律的生活,不要一曝十寒”。

周一到周五的学习投入只能保证我跟紧老师不掉队,完成别人也能完成的作业。周末、寒暑假的学习投入才是查漏补缺,是真正的弯道超车。作为学生会宣传部成员,我也会牺牲大块的时间设计海报,制作展板。我尽量保证每晚锻炼半小时,我周末也会打球,到家也会偶尔看闲书放松一下,到了高三最后阶段,我则把节奏放慢了一些,养精蓄锐备战高考。

3
大学开眼看世界,清华平台是关键

大学的学习跟原来有许多不同,从学习任务的量来说,相较于高中肯定是变少了,然而,其难度却有很大的增加,需要更多深入的思考,当然该刷题还得刷。课程种类也非常多,而且向所有学生开放,从工程力学,到量子力学,到工艺美术史,西方音乐史,从射击射箭,再到品酒,五花八门的课程足以满足你的好奇心(当然是在选课时能抢到的情况下)。

由于课业压力没那么重,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学校有上百个社团,每学期初招新时场面壮观,俗称“百团大战”;如果喜欢学生工作,还有系学生会和校学生会,当然班委的工作也不少;还有各种志愿活动为你开放;不喜欢这些事情的话平常打球跑步看电影也是不错的选择。周末还可以和室友甚至跨寝室开黑。小长假的时候则可以和同学去转各个景点,我们就曾一起骑自行车去爬香山。

清华大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校,这一点想必大家都知道了,自1911年建校以来,规模不断扩张,但是建筑保存的都比较良好(二校门被毁后重建)在校园内,尤其是老校区部分,随处都是著名的景点,比如二校门,日晷,大礼堂等等,原来在经常在电视报纸还有教辅上看到的东西就在现在每天上课下课的必经之路上,这也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清华大学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名校,并不因为她的硬件有多强,更重要的是它的软件力量和她培养的人才。刚入学时军事理论课上课的老师很大部分都是大校军衔,一位少将因为退休所以没有给我们这一届上课。我们现在的普通物理老师带领他的团队发现了五夸克粒子。平常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牛人来学校做讲座,完全向学生开放。

在我们工程物理系60周年系庆时,我有幸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并且见到了许多知名系友,包括曾任人民检察院最高检察长的贾春旺先生,以及中国某部队的总司令于总参谋长,还有许多企业的领导和知名学者,以及德高望重建系之初的元老级教师。我想能够培养出来如此多的优秀人才也是清华优秀的原因。

2017年下学期,我有幸申请到了校际交换项目,到丹麦技术大学(DTUN),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交换学习,开眼看了世界。2018年10月,我被推荐为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免试直博生,读的是核科学与技术专业

侯老师的粉丝倘若有兴趣,请在文章后留言,我将继续分享我的故事。

结  语

1.裸分上清华的张震宇,高分考北大的徐银槚,均通过个人努力,获得寒窗锦绣程。在他们的求学历程中,没有竞赛课,也没有学业辅导班,有的只是对自己的清醒认知,对知识极度渴求和高度的自主与绝对的自觉。

2.他们到了大学同样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徐银槚获得本科生罕能斩获的北京大学“国家奖学金”,大三立志考研,2018年9月底便收到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拟录取通知书;张震宇2017年下半学期,申请到了难得的公派留学机会,在丹麦开眼看了世界。如今获得了清华大学免试直博生资格,读的是核科学与技术专业。

3.别让教育的泥沙,迷住了孩子的双眼;别让应试的雾霾,皴染了教师的良心;别让校外的辅导,榨干了家长的血汗。当我们全都放开了双手,孩子才能扔掉所有“拐杖”,学会走路,学会奔跑,甚至长出翅膀,天高海阔,神采飞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