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疫期,像在瓦尔登湖一样锚在家过段宁静简朴的生活……

 郑州一中侯巍 2021-04-02


写在前面



截至1月26日12:09,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2002例,疑似2684例,治愈49例,死亡56例。
1月25日0-24时,河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增确诊病例51例。目前累计确诊病例83例,重症13例,死亡1例。
开封·老家

腊月二十八,我、妻子和儿女一家四口回开封老家,故年前的最后一个大集市,绵延几里长街,不是车水马龙,而是水泄不通,货全人满。

腊月三十除夕夜,街坊邻里十多口人集中在一户有暖炉的人家,小孩儿打扑克,大人搓麻将,硕大的火炉上,摆满了沁香浓郁的烤地瓜,75寸4K高清电视播放着的春晚成了可有可无的陪衬。

大年初一大清早,母亲拿出我兑换的百张十元新钞静候堂屋门前,几阵稀稀落落的鞭炮过后,三叔父家的三个堂兄弟家的一大群孙女孙男潮水般涌进门,在长孙“3、2、1”倒计时结束后,他们齐声喊出了让母亲乐开了花的拜年口号。

在老家,肉满盆,鱼满缸,年前包好的饺子冻了一冰箱,各种新鲜蔬菜散放在厨房,萝卜、白菜还在田间地头生长……往年是这样,今年依然这样。

同村的大姐知道我每年初二会带妻儿到洛阳探望丈母娘,初一上午八点多就回了娘家,把两个大红包塞给尚未起床孩子,便和母亲蜷缩在客厅沙发上,唠起了初为人婿的大外甥明天到邻村串亲戚的事情。

【洛阳·乡镇

我们是中午十一点多决定离开老家到回郑州的。

妻对疫情的关注早已到了着魔的地步了,尤其是回到开封老家之后。

老家没有暖气,即便待在开着空调的卧室,依然冻得慌。

妻始终躲在卧室,带着口罩,只要醒着,手机几乎不离手。她更排斥和任何亲朋见面,不时把自己见到的疫情信息发到家庭群,规劝亲朋不要串门,不要拜年。可她的呼声,就像一颗小石子投进无边的深潭,涟漪微弱,更是没有回声。

她甚至一度动员我除夕当天返回郑州。

自然不用我反对,如鸟出笼般的儿子首先不答应,执迷于“看大鹅”“拔萝卜”的女儿也用行动表示不愿离开,然后妻也自觉难过婆母关,只好作罢。

确诊人数翻升、武汉封城、诸多骇人听闻的“内部视频”诸网络,都没动摇我要在老家,等到姐姐们携家带口来吃“团圆饭”的决心。

直到河南启动疫情一级防控、网传信阳封城、驻马店封城……当时,我想:万一我们这封村,回不去了怎么办?

回郑州,刻不容缓!

十一点作出决定,十分钟后收拾停当开车出发。母亲的大年初一的饺子还在锅里煮着,吃饺子的人却打道回府了。

回郑的路上,妻子收到了妻弟发来的洛阳某乡镇武汉回乡名单,将近百人,执意送些口罩回家,再当面叮嘱如何岳父岳母防范疫情。

因为年前武汉务工返乡人口众多,洛阳的防范力度的确比我开封老家大的多,刚下高速,就有五六个人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检查身份证、测量体温。

到了伊滨区的岳父家,岳父带着一次性医用口罩,张罗了一桌好吃的,我们听从妻的安排,分而食之。

然后,妻嘱托我睡觉,说是等我养足精神,连夜回郑州。

在我休息期间,妻给岳父母普及疫情常识,交代注意事项,甚至连如何佩戴口罩,销毁口罩,如何洗手,配置消毒液都交代的一清二楚,不厌其详。

晚上九点多,从洛阳返回郑州,原本空空的后备箱被岳父母塞得满满的:红烧肉、炸排骨、油条、馒头、芹菜、土豆、冬储大白菜……

晚上十点多,妻接到了所在村镇“明日”封路的消息。

【河南·郑州

晚上十一点的灯火阑珊,宁静安详,从往年春节从不打烊的中原万达广场经过,几无行人,中原路上跑动私家车屈指可数,夜班车上,空空当当。

若不是疫情严重,这又将是一个热闹祥和的中国年。可如今冷冷清清,人心惶惶。

起初天不怕地不怕的大宝,自从听到李村封路的消息后,莫名紧张起来。高速路上几次说想去厕所,到了服务区却又不让停靠,说什么“逃亡贵在速度”“服务区已被丧尸占领”之类的胡话。

所在绿都城小区五个出入口只保留一期的北门和三期的西门,时至深夜仍有物业人员值守,测量体温,业主凭卡出入,一人一挡。刚进小区就能闻见浓重的消毒药水味道。郑州的防护工作即便大年初一也没松懈,值得点赞。

回到家里,大宝依然不愿意摘掉口罩,在厕所蹲了好久后,走进卧室,和衣躺在床上,翻出旁边书架上我给他推荐的法国作家加缪的《鼠疫》,很快便沉浸其中了。

今年寒假,我原计划精读三本书,《人类简史》《鼠疫》《瓦尔登湖》。结果,因为二宝尚小,睡觉黑白颠倒,妻晚陪着熬,白天陪着睡。

我瞬间沦为家庭“主夫”,做饭、洗衣、拖地、接送大宝上下辅导班,这三本充满智慧的名著根本读不下去。阎连科的《风雅颂》更故事性,更文艺范,被我断断续续读了下去。

至于我的公众号,几于荒废。

其间见到N多公众号围绕正在发生的疫情,大做文章,动辄10 +的阅读量,也想写点什么,或者转发几篇网络爆文抬升平台人气。但我有不愿意消费平台读者对疫情的恐惧心理,毕竟我平台的读者大多是涉世未深的中学生。

但此次故乡见闻触动了我,有些话不得不说:

  1. 国人中的大多数,如前两天的我,总觉得疫情遥远,其实疫情就在我们身边,战场就在我们身边,疫情之下,克己就是救人。是时候约束自己了。
  2. 虽然河南防疫备受点赞,但河南农村的防疫仍不容乐观,尤其是时逢春节,延续几千年的走亲串友大拜年习俗,在中原大地个别村镇,根深蒂固。是时候嘱托家乡的父老乡亲了。
  3. 对于尚未成年的孩子,要耐心对其讲解疫情知识,作为不要刻意营造紧张氛围,他们对疫情认知越多,内心的恐惧越少,才能静心听取更多保护自己的常识。
  4.  凡事都有它的两面性,得失之间总有一个平衡点可以让你满足。疫情肆虐,作为身处假期的普通人、普通家庭。何不把它变成一段美妙的亲子时光。一起做家务,享美食,看电影,做游戏,读读书,写写字,怀着对武汉的祝福,带着对祖国的自信,开开心心过日子?

今天这早上,把儿子从热腾腾的被窝拽起来读书,把大米、红枣、莲子放进高压锅煮粥,大锅菜在炒锅里咕嘟咕嘟炖着,汤足饭饱之后,趁妻子和二宝孩子熟睡的时候,拿出电脑敲这篇文章直到中午。

午餐要做的是女儿最爱的番茄鸡蛋面。午餐过后按惯例把新的高中必读十大名著音频资料发给我的学生,指导他们在家自学功课,完成当天假期作业。

下午按计划阅读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这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防疫期,像在瓦尔登湖一样锚在家过段宁静简朴的生活,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临近发文,收到了三姐发来的好消息,大年初二,开封各村镇开始禁止走亲串友,防疫工作正在扎实展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