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羽为何会大意失荆州?失去荆州对蜀汉有什么影响?

 文苑阁2015 2021-04-02

“大意失荆州”,现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失败或造成损失。可用来劝诫他人不要“大意失荆州”;也可以用来为自己的失误作辩解,其本身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典故。

不过,翻看当年历史,还是不得不说一句“悲哉!关公!”因为“大意失荆州”未必真的全是关羽的错。

下面就先说一下“大意失荆州”。

第一种说法,也是最原始,最深入人心的说法是讲,由于关羽的骄傲轻敌,没有做好荆州东线对于孙吴的布防,就贸然进攻北面的曹仁,导致首尾不能相顾,丢掉了荆州。这就是现在成语中讲到的大意失荆州的来历。

还有一种说法是近代流行起来的,讲因为关羽和刘备的政治路线发生了重大的偏差,刘备为称王,而关羽为兴汉,故而关羽没有听从刘备的整体安排,而自作主张的去伐魏。关羽对于刘备与荀彧对于曹操的关系是相类似的,所以刘备这次是没有派兵增援关羽,导致关羽丢了荆州,败走麦城而亡。也就是刘备借曹操和孙权之手杀了关羽。

第三种说法,是讲诸葛亮为了排除异己,没有重新安排荆州的布防。而调动荆州部队攻打曹仁的命令是由诸葛亮下达的,关羽只是在执行大本营的命令,而命令本身是存在缺陷的,或者说是故意的,那就是没有后续的布防和接应。目的还是为了除掉关羽。

对于以上三种说法我认为都存在一定的逻辑缺陷,最核心的一个疑点是:荆州作为魏、蜀、吴三国交汇的核心战略要点,必然是被作为首要的攻防要塞,不管是刘备、诸葛亮还是关羽本人,都不会拿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当儿戏。要除掉关羽,可以换防其他将领,削其兵权再调回成都。关羽要北伐,难道仅凭一己之力就能办到吗,关羽可是熟读春秋的大将军,这点常识还是具备的。

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荆襄九郡的一个战略分布情况:东汉荆州原下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赤壁大战后,刘备趁机占领了南部的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个郡外加江夏一部;曹操拿到了北部的南阳,从南阳中分出襄阳和南乡两个新郡,外加江夏一部;孙权占领南郡外加江夏一部。

刘备借荆州的说法,是来源于南郡。孙权出让南郡给刘备,让刘备布防在南郡,直接跟曹操的襄阳防区接壤,孙权的部队作为二线防御。而刘备占领西川后,为了让孙权牵制曹操的东线,而自己专心对抗曹操在汉中的西线部队,刘备将桂阳、长沙和所占江夏一部三个靠近东线孙权的郡归还给了孙权,而把贴近西川的武陵、零陵、南郡三处保留。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战略信号,就是刘备已将战略进攻的重心转向了汉中,所以集结了张飞、魏延、黄忠等大将和主要兵力在汉中一线,而刘备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能够同时在东线对曹宣战,守住南郡、武陵和零陵三郡是关羽接到的明确任务,而且关羽清楚的知道,自己是没有后援部队的。一旦遭受到曹魏和东吴来自北面和东面的进攻,自己的守备兵力是不足以同时作战的。

这里需要多说一句,刘备帐下不是还有马超和赵云两位大将吗?随便派一个来协助关羽不是就可以了吗?赵云的问题在于其非武将的属性,而且本身还具有很大争议(刘备从来就没重用过赵云)。而马超属于新降,况且其旧部庞德又降曹,刘备对于马超是没有太多的信任感的。而其他就真的再也找不到能够像曹操手下张辽一样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了,不得不说这是刘备集团的一大短板。

还有一个误区,大家认为是关羽主动发起的对于曹仁的战争,而实际上则是曹仁奉曹操命令,作为征南将军前来讨伐关羽。关羽有两种选择,一是放弃外围防线固守南郡,等待刘备的支援;二是主动出击争取一举击溃曹仁的大军。为什么没有选择固守而主动出击了呢?因为关羽知道自身攻强于守,而且自身的性格也不是那种固守待援的,所以选择了以攻为守。但是关羽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守卫南郡等三地,而非要固执的北伐。

后来发生的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困曹仁于樊城,已经几乎达成了关羽的目标。而此时张辽、徐晃第二批援军的到来,使得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发生了逆转,关羽已经无法取得正面反击的胜利,而吕蒙又趁机偷袭了武陵、零陵和南郡,所以关羽败退麦城。从惨烈的麦城突围战,关羽突破至距离益州不超过20公里的临沮的时候,遭遇到了东吴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而被擒杀。

关羽失掉荆州,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刘备的战略重心转移至汉中,造成兵力分布的失衡,关羽守备兵力明显不足,即便关羽固守南郡,结局还是一样。

2.关羽的性格,刘备和诸葛亮是清楚的,所以东联东吴的具体实施,应该由西川大本营来完成,而不是关羽本人。

3.当刘备击溃曹操,拿下汉中之时,应该迅速的做出决策,要么一鼓作气从汉中继续进攻长安,牵制住曹操兵力,防止曹操发动东线战事威胁荆州;要么就调动西川东线与荆州接壤的的兵力去增援关羽,因为谁都知道以曹操睚眦必报的性格,是不会对丢掉汉中失去夏侯渊这样的事情无所动作的,而能够想到的报复方案,只能是荆州的关羽。

4.关羽唯一做错的就是,当水淹于禁的七军之后,就要及时的回防南郡,保持双方力量对比的均衡。

5.如果更加高明的做法是将南郡归还给孙权,关羽军队退防零陵和武陵两地,由吕蒙充当一线防御。

6.孙权在背后偷袭关羽的做法,还是比较被诟病的,因为小小的三郡,所换来的是孙刘联盟的解体,得眼前小利而忘记发展关键方向的失误。不过对于荆州这块要地来讲,拿在别人手里就是相当于在自己家门口埋了颗定时炸弹,孙权也需要一段地理缓冲区,而且还能遏制住刘备的发展,拿了荆州至少能让自己稳稳坐在老二的位置上,进可攻退可守,对于江东基业极为有利。

分析完关羽的“大意失荆州”,接下来再说说失去荆州对蜀汉有什么影响。

要说明这个问题,那就先从隆中对(草庐对)说起。这个是诸葛亮提出来的属于战略层面的思想,也同时是在后世被封神的重要依据。具体如何,我就不引用了,大家随随便便都能查到。

其实当时曹魏孙每个阵营里面都有一个战略性对论,一个是毛玠提出来的,一个是鲁肃提出来的,还有一个就是大家熟识的诸葛亮版,每个人对于长处,短处都有切实分析,可以说三个都是高手。

但是作为大家都熟识,并为后世推崇的诸葛亮版隆中对,其实在后世评价并不是很高。比如《权书·项籍》涉及苏洵对草庐对的看法。苏洵认为,诸葛亮只以关羽守荆州而以主力到西蜀建立根据地,很难实现两头兼顾的目的。孔明以为有高山险隘相阻,就可以免于灭亡,而实际上西蜀之险,守不可出,出不可继,保证安然偏于一隅都很困难,以此为根据地图取中原就更不可能了。苏洵还形象地举了一个例子:要成为富人,必须占据四通五达之都,收取天下之利。而赚到一点小利,就藏在家里,天天守着,是求不失,不是求富,要是来了大盗,又怎么知道真的不会失去呢?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赞同苏洵的这一观点,并批注道,其始误于隆中对(原话引用),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不过,毛泽东也曾高度赞扬联孙抗曹的策论,因为跟当时情形极为相似,所以草庐对应该属于五五开。

这里需要再次强调一点,“大意失荆州”的荆州并不是现在湖北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它在汉代为属十三州之一,包含着南阳郡、南郡、江夏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长沙国等,可以说极其重要。用隆中对里的原话就是'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事实上荆州从来就没有完全落到过刘备手中,在经过赤壁之战以后荆州一分为三,北部四郡归了曹操,东部三郡归孙权,西部三郡属刘备。

虽然荆州还有大部分在曹操手中,但是还基本算是符合诸葛亮的战略思想的——稳住荆州以后再去占下益州。这样如果要出兵的话,那么就能双管齐下,一条路去威胁洛阳,另一条路就直逼长安,而且主动权在蜀汉军手里,怎么佯攻,怎么主攻,可是说完全可以看诸葛亮的心情了。这种打法对于曹操来讲是非常难受的,因为一个涉及到国都许昌,另一个目标长安属于旧都,从政治意义上来讲都不容有失;从战略意义上来讲,两支兵就像两把尖刀狠狠地插进中原腹地,假如稳定好局势,必将连成一气,到时战线就直接推到曹操的鼻子底下了,如果东吴再混进来的话,最后极有可能再打一遍“官渡之战”,但这次能不能胜还真就不好说了。出于这些考虑,关羽水淹七军之后曹操才会想着要迁都,就是再给做出一块战略纵深出来。

但荆州丢了。对于蜀汉,或者干脆就是对于诸葛亮来说失去的不单单是一条进攻线路,更重要的是人口跟兵源。大家都知道在魏蜀吴中,魏的人口最多,所以兵源也多,而蜀汉人口最少,兵源相对来讲也单薄。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关羽在发动针对曹魏的襄樊之战时,大约带了3万精兵。那么有理由推测,关羽至少会在荆州留下1万兵马来防御东吴。由此,对于镇守荆州的关羽来说,大约共有4万—5万兵马。而这个时候属于蜀汉的巅峰期,刘备在益州大约还有个10万兵马,这样总共是15万左右。但关羽败仗,直接荆州的5万兵就算是没了;夷陵之战刘备又填了大约5万兵进去,一来二去,留给诸葛亮的满打满算也就5-6万兵,可以说镇守益州各部都捉襟见肘,根本不可能再做大运动。

所以,从刘备白帝城死后,一直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间整整过了5年(223年-228年)。这五年中诸葛亮平定云南,除了稳定大后方以外,也不无寻找兵源,充斥兵源之意。终于,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里面诸葛亮大约凑够了6万人(6万人指的是能打仗的,后勤运送人员未与计算,都算进去大概是10万人)。

不论蜀汉军能不能从东吴镇守的荆州借到道,就说区区6万人根本就不足以支撑兵分两路。

所以,按照现在的研究表明,诸葛亮在做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已经偏离了隆中对里面的战略思想,他的进攻路线不再是剑指长安,而是改到了凉州,或者再顺手打下雍州西部。

可以说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的时机掌握的非常好,甚至有可能要超过预期值。其实北伐的战略目的还是要从蜀地出来,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不然等让魏军整个截住出口,蜀汉就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发展,用不了多久也会消亡。但是由于街亭的失利,让这次北伐彻底无法进行下去。不过,从战略来讲,凉州那边被裹挟来了几十万人还是不错的。可是从人才角度来说,蜀汉第一次北伐直接,间接损失中层将令高达11人,而得到的不过就是一个姜维,其中得失实在是不好说了。

在现在看来,第一次北伐是诸葛亮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再后面的四次有的甚至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对战,至于第五次北伐失败因素较多,但出武功还是出渭南,可以说也是受到关羽失荆州的影响。

所以失去了荆州,蜀汉就缺少了一个堂堂正正的出兵之地,还少了几十万人口,更把自己变成了“瓮中之鳖”,使得在人才凋零的情况下不得不一次次北伐,从而消耗掉大部分兵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