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了几天不催孩子写作业、不动脑子、啥也不干的生活,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也挺好的,虽然我也知道闲暇与忙碌是相对而言的,忙里偷闲才能感觉到闲暇的快乐。 所谓有张有弛,生活工作皆是如此,对待孩子也应如此。如果一个频道累了,我们可以切换一个频道,就如学习累了那我们就切换到休闲频道,给大脑放个假。 01闲暇与忙碌 想起了很老的一个故事,渔夫和富商的故事。 渔夫在海边晒太阳钓鱼,一个富商过来问他,你一辈子都在钓鱼,那么你为什么不想雇人来给你捕鱼,扩大生产,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有更多的钱去雇佣更多的人,你就有时间可以享受生活了。 渔夫反问,你忙忙碌碌赚那么多钱,目的是为了什么呢,不还是为了像我现在这样坐在海边吹着海风晒着太阳钓鱼吗? 听起来鱼夫的话好像很有道理,忙忙碌碌一生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追求闲适。但深入想一想,我们确实会追求闲适的生活,比如去海边吹吹海风晒晒太阳钓钓鱼,但是我们不希望这是我们的唯一。 就像如果渔夫不去钓鱼,他很有可能会饿死,但对于富商来说,这只是他的选择之一,他可以选择去海边吹海风钓钓鱼,他也可以选择去登山去远行,他有更多的选择。 一个人的忙忙碌碌是为了生存,一个人忙忙碌碌是为了不一样的生活以及闲暇时间能够体会到别样的乐趣。 这个故事看起来和我们的张弛有度不太关联,但一辈子的忙碌与一辈子的闲暇,暂时的忙碌与适度的闲暇值得我们去思考。 02 停下来,歇一会 我们为了一个或者几个目标忙忙碌碌,一直向前奔跑,偶尔也需要停下来,或者去修整一下自己的方向,或者是调整一下自己的脚步,或者纯粹是为了放松一下,积蓄力量为下一步发力做准备。 正所谓有张有弛文武之道,紧绷的弦在射出弓箭之后,便会松弛下来;浪头在冲高之后,便会回落;你看那弹力球,总是循环往复地高起低下高起低下。 周围的很多事物都在向我们展示这样的道理,规律存在必有其存在原因,何不顺从规律,适度的停一停缓一缓。 累了便休息一下,路走远了也停一停回头看看,登山的小径要检查一下,可别走歪了。 03 孩子将慢慢长大 就像我们焦虑自己如何才能把孩子教好,恨不能把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地灌给孩子的时候,当我们发现教了很多孩子的成长却很慢的时候,何不停下来呢? 当了家长以后,尤其是当付出越来越多了之后,就会产生一种焦虑,一种特别的焦虑:害怕付出没有回报,特别关注来自周围的评价,以及随之而来产生的各种压力。 这种焦虑和压力会传导,由父母家长传导给孩子,甚至有可能会产生不希望的后果。 所以何不与自己和解,欲速则不达,一口吃不成胖子。 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一点一点地改变可能你都没有发现,然后偶然在某个时间你察觉到某个事件好像跟以前不一样了,惊喜随之而来。 孩子会慢慢长大,做到应该做到的,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