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纪实:“痛风脚肿(丹毒)” ,7剂痊愈

 quzhangke 2021-04-03
医案

丹毒

患者吴某,男,47岁。

右足脚面红肿热痛两天,不能行走,乘车需人搀扶进来,吃西药镇痛不起作用,挂水消炎越输越重,无奈经朋友介绍要求中医治疗。

刻诊:此人中等身高,略胖,有痛风病史,尿酸高,前两天连续喝酒造成右脚面突然红肿疼痛,不能着地;

脉弦滑数,舌淡苔白略腻,饮食二便基本正常,平时有痔疮。

辨证:湿热下注,热毒痈积,丹毒。

处方:龙胆泻肝汤和五味消毒饮。

龙胆草18g  车前子20g  川木通10g  黄芩15g  栀子12g  当归15g  生地黄30g  泽泻30g  柴胡12g  生甘草30g  怀牛膝10g  赤小豆60g  卷柏15g  丹参30g  制乳香、制没药各10g  蒲公英30g  野菊花30g  忍冬藤30g

7剂。水煎服,每日3次。

3日后肿消痛止,7剂后痊愈。
古道瘦马按


中医对丹毒,西医亦称为淋巴管发炎的治疗一般采取清热解毒的方法处理,我的经验是用龙胆泻肝汤清利湿热,五味消毒饮消毒散结

此案又加活络效灵丹镇痛,卷柏治痔,赤小豆消水利肿。方证对应,效如桴鼓。

小资料:

丹毒又名网状淋巴管炎,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好发部位是下肢与面部,它主要由淋巴管堵塞引起的皮肤感染。

病人常常先有皮肤或黏膜的某种病史,像皮肤的损伤、足癣、口腔溃疡、鼻窦炎等等。发病以后淋巴管分布区域的皮肤出现炎症反应,引流区的淋巴结也常常被累及,病变蔓延很快,全身反应剧烈,但很少有组织坏死或化脓,治愈后容易复发。

丹毒起病急,开始就可有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并多见于下肢,表现为一个片状的皮肤红疹,色鲜红,中间稍淡,边界比较清晰,局部有烧灼样的感觉。病变范围向外周扩展时,中央红肿消退而转为中黄。

丹毒病情加重使全身性的脓毒症会加重,经过治疗后因为病变复发而导致淋巴管堵塞、淋巴淤滞。下肢丹毒如果反复发作的时候会导致淋巴水肿,甚至发展成橡皮肿,就是严重的肢体肿胀。

END



来源:幸福中医文化   编辑:张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