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在苏区时期,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陈发姑就是其中一例。她历经风雨沧桑三个世纪,真情守望当年参加长征红军的丈夫75年。她的故事,被网民称为“最悲壮的红色爱情经典”。

1894年10月,陈发姑出生在瑞金县武阳区石水乡下山坝大屋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不到两岁,父亲把她送到同乡人家朱家做童养媳。朱家有一独子朱吉薰,在陈发姑19岁时,他们结成夫妻。夫妻两人恩爱有加,生活虽苦却也幸福。

1931年11月,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建立,瑞金的许多民众积极投身革命,在陈发姑的鼓励下,朱吉薰应征参军,成为当时全区第一批入伍青年。陈发姑则参加苏区妇女工作队,积极组织和动员村里的姐妹们筹粮筹款支持红军。
1934年10月,二万五千里长征在瑞金启程,朱吉薰随部队转移北上。从此,陈发姑开始了75年的守望岁月。

红军离开后,国民党军队攻占了瑞金,并对革命群众进行疯狂迫害。陈发姑不幸被捕,敌人对她严刑拷打,施以酷刑,逼她声明脱离革命队伍。但陈发姑从未屈服。她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丈夫总有一天会回来。

“哇哩(说了)等你就等你,唔(不)怕铁树开花水倒流。水打石子翻转身,唔(不)知我郎几时归?……”婉转的歌声寄托了陈发姑的坚定信念,从青丝到白发,直至生命尽头,75年的等待谱成一曲感人离歌。(刘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