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不会收拾房间,打扮夸张代表了什么性格?习惯揭秘性格

 芝芝心理 2021-04-03

人的大脑和内心是复杂的,你认为「自己的事情自己是最了解的」,其实有很多看不见的东西。如果能了解到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未知的自己,就能拓宽自己的可能性,也能挑战新的经验。了解大脑的癖好,认识别人眼中的自己,说不定就能认识到新的自己。

目录

·轻视对方 

·打扮夸张 

·光说自己的话题 

·无法抑制怒火

·总是找借口 

·自言自语多

·无法与他人对视

·不会收拾房间 

·抖腿

日常不经意的动作和言行中,有时隐藏着自己没有注意到的真心。如果理解了这些癖好,就能更深入地了解自己。

·轻视对方

在公司里被人讨厌的上司的言行会有以下几点。

·用「喂,你」来代替下属的名字。

·麻烦别人做事也不说谢谢。 

·触碰女职员的身体。 

·超出私人距离的靠近。

·经常高高在上地说话。 

·一边工作一边听下属说话。 

这些动作的共同点是,下属会觉得「自己被轻视了」。

·打扮夸张

时尚体现了一个人的性格和愿望。只穿华丽衣服的人,有保护自己的愿望,表现出对与他人接触没有自信的不安。除此之外,时尚的癖好也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心理。

饰品多/大

这是自我表现欲和想让自己看起来更强大的愿望的表现。

对流行敏感

虽然这类人对集体有协调性,但是这类人没有自己意见的人很多,如果和周围的人不一样的话会感到不安。

总是戴着口罩(不是因为健康而戴口罩) 

没有自信,对与人的交流感到不安的人很多,有回避与周围的关系的倾向。

个性时尚

这是不想和别人一样的愿望的表现,有不重视集体协调性的倾向。

·光说自己的话题

光说自己的话题是「最爱自己」的自恋者,有着过度的自尊心和高估的自我印象。另一方面,因为在意别人的评价,所以容易受伤,想要保护自己,他们就会认为「周围不理解我的人都是不好的」。

如果不能总是被宠爱的话,他们的心情就会变得不好,因为有这样的孩子气,所以容易被周围的人贴上「麻烦的人」的标签。

·无法抑制怒火 

即使是琐碎的事情也会发泄怒气的人,大脑有容易聚集血液的倾向。愤怒被认为是「自己无法应对」的大脑信号。当你无法应对的时候,大脑就会收集血液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如果血液集中在脑里的话,脑压就会上升,大脑的表现就会下降。于是,就失去了正常的判断力,任凭感情行事。

上升到大脑的血液分散需要30分钟到1小时。这是一种被称为大脑冷却的状态,通过运动和离开现场将意识与愤怒隔离开来,可以帮助大脑冷却。据说不生气的人是经常动的人,如果不想抑制不住怒火,就马上动起来吧。

借口是自我正当化的手段,也是在社会上生存的必备技巧。但是,人们必须要有承认自己错误的谦虚。

明明是自己犯了错误,找借口却先于道歉的人,认为自己行为产生的结果,是受外部因素影响的。这样的人,因为把错误归咎于别人,所以很难积攒压力,因为不会从失败中学习,所以会反复犯错误。

相反,认为成功和失败都是自己能力的结果的人,虽然很少重复失误,但也会有压力变多而自责的倾向。

·自言自语多

很多自言自语都是为了通过发声来释放压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而发出的。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不安和压力。这样的自言自语,如果勉强自己不要自言自语的话,会成为进一步积攒压力的原因。一个人生活很长时间的话,在不知不觉中,有可能会养成自言自语的习惯。

另外,也有作为心理疾病的前兆出现的自言自语。本人完全没有自觉,像是在和谁对话一样说话,如果反复说「去死吧」等消极的话的情况下,有必要尽早去医院检查。

·无法与他人对视 

害怕别人的视线,有几个原因。

对自己被人怎么看的心情变得异常强烈,经常感到被别人看着的「他人视线恐惧症」 

担心自己的视线会不会让对方感到讨厌的「自我视线恐惧症」 

与人见面时不敢对视,害怕自己丢脸的「正视恐惧症」 

认为只是把别人纳入自己的视野就给别人添麻烦的「旁视恐惧症」

要克服视线恐惧症,不管怎么说,积累经验习惯是很重要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会紧张,也会感到不安。

·不会收拾房间

不会收拾房间的原因之一是「完美主义」。完美主义者想要把房间弄干净的话,会花费很大的工夫和时间,所以会一直拖着。

不能划分优先顺序,出现不能集中精力做一件事的「多动症(注意缺陷)」患者,也不擅长收拾房间。

另外,无法扔掉东西的「囤积障碍」的人,也会因为「总有一天会需要这个东西」的不安而无法扔掉东西,房间变得乱七八糟。但是,这样的症状如果是轻度的话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是房间稍微有点乱的程度的话,就不用太在意了。

·抖腿 

有抖腿习惯的人,压力是慢性的,内心经常抱有不安,感到沮丧的可能性很高。手脚和姿势,并不像脸部表情那样,经常意识到要控制,所以不经意的动作会表现出真心。

特别是脚,在身体语言中也是很少使用的部位,所以有很多不注意的习惯能表达出内心。

结语

心理学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自我是由四个区域形成的。

解放区域(自己也知道并对他人开放的部分)

秘密区域(只有自己知道而对他人保密的部分)

盲点区域(别人看到而自己没有注意到的部分)

未知区域(自己也没注意到,别人也不知道的未知部分)

为了了解真正的自己,在这4个区域中,必须缩小自己不知道的「盲点区域」和「未知区域」。为此,需要积极展示自己,通过加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来了解盲点区域。了解盲点区域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接近未知区域。

寻找大脑和心中的「自己不知道的自己」,去追求自己的可能性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