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珩:关于京剧《二进宫》几句唱词的意见

 cxag 2021-04-04

图片

    京剧骨子老戏《二进宫》是生、旦、净行打基础的戏。各行当的唱都极见功力,尤其是生、旦、净那段对唱更为脍炙人口。

   可是现在通行的旦角和生、净对唱中的唱词中,有些词句存在不搭界的情况,比如净唱: “你言道大明朝有事无事不用徐杨二奸党,赶出朝堂自立为王。”旦角却不接喳,自顾自先来两句水词:“开言来问一声定国将,哀家言来听端详,”然后接唱: “你保太子登位上,封你一字并肩王。”

  在后面的三人对唱中,旦唱:“有下场来无下场,细听哀家说个比方。昔日里有一个潘老丞相,李氏夫人替了皇娘。紫竹林内生太子,她的名儿万古扬。”这个故事好像和保幼主登基毫无可比性,并且词句本身表达的意思也不明不白。是李氏替皇娘生了太子?还是李氏冒充皇娘,让皇娘到紫竹林中生了太子?倘是前者,那就是“丑闻”。最后,生唱:“谁是忠良哪个是奸党?”旦角又不答喳,径直唱:“二卿不把国来掌,哀家跪死在昭阳。”这种唱词,早先尚小云、王少楼、裘桂仙灌的唱片就是这样唱的。上世纪50年代,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的《大·探·二》的录音,旦角也是这样唱的,一直流行到现在。

   记得上世纪40年代初,老上海戏校在打基础时教的《二进宫》,却是另一种唱法,是非常合理的:首先,净唱:“你言道,大明朝有事无事不用徐、杨二奸党,赶出朝堂自立为王。”旦接唱:“先前的话儿休要言讲,不看哀家看在先王,徐皇兄保太子登龙位上,封你一字并肩王。”在后面三人对唱中,旦角打的“比方”却是“昔日里有一个子龙将,他保幼主过长坂,到后来保太子登龙位上,他的名儿万古扬。”下面净唱:“困龙思水长江浪,”生唱:“虎落平阳想奔山岗,”净唱:“国太思来国太想,”生唱:“谁是忠良哪个是奸党?”这时旦接唱:“忠良本是徐杨将,奸党就是我父李良。二卿不把国来掌,哀家跪死在昭阳。”

  这样唱来,词句就衔接上了,而且“比喻”也是恰当的。我怕我的记忆有误,曾电话请教了梅派嫡传、老上海戏校坐科的大青衣陈正薇,得到了她的证实。

  我不理解,为什么这种合情合理的唱法却得不到传承,而那种不在理不衔接的唱词却大流行?几乎南北各大名家都随波逐流?好像只有上海的郭睿玥演《二进宫》时按照老上海戏校的唱词唱,不过她把“比方”的第二句唱成“长坂坡前救过小王”,倒也合辙,合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