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变色龙药材:玫瑰花,三七花,贡菊

 植物游记樊蓉 2021-04-04
写在前面

继前面说了双胞胎药材之后,

我们现在来说一说变色龙药材,

在储存过程中会发生变色的药材。

先说三个花类药材,

前面都有介绍过,

可以点超链接。
      玫瑰花三七花贡菊

      其实变色的三个药材,

从性状上来说,也符合药典描述的颜色,

只是有了新货的对比,老货就显得暗淡无光。

也就失去了卖相,在市场上不那么受欢迎。

花类应该在阴凉储存的,

如果受到阳光照射,

在常温下就非常容易变色。

我们一起看一看中药存储中,还会遇到的其他问题。

储存中常见的变质问题
01
发霉

中药饮片在存储过程中因受潮、温热等因素导致霉菌滋生繁殖,使中药饮片布满白色毛状、线状、网状物或斑点状菌丝。

菌丝分泌酵素,溶蚀药材组织,使中药饮片腐烂变质,有效成分遭到破坏,最终导致不堪药用。

02
虫蛀

中药饮片存储中被仓虫啮蚀的现象经常发生,中药饮片含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极易虫蛀。

导致中药饮片蛀蚀成孔洞甚至被蛀空成粉末,有效成分损失殆尽,害虫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或残体死亡体,均可污染药物,影响质量。

03
变色

中药饮片在存储中还易改变原有的颜色,如黄芩由黄变绿;黄芪、黄柏由深变浅;

金银花、菊花由鲜艳变黯淡等,颜色改变常预示着成分改变,中药疗效也发生变化。

04
变味

中药饮片存储中由于挥发油散失、泛油、泛糖、发霉、等造成气味散失或口味改变,如薄荷等。

05
风化

芒硝极易风化失水。

06
潮解

大青盐、咸秋石等易吸收潮湿空气水分,药材表面慢慢融化。

07
挥发

肉桂、沉香、厚朴存储过程中挥发油挥发散失,药效减弱。

08
腐烂

鲜生地、鲜生姜、鲜石斛等引起发热、微生物繁殖导致腐烂。

09
泛油

柏子仁、酸枣仁、苦杏仁、桃仁等含油中药常油脂外溢;

天冬、麦冬、玉竹、牛膝、黄精等含糖中药出现类似泛油的现象。

存储注意事项

中药饮片的库房应有适宜的设施设备,如安装空调、吸湿机、排气扇等。

保持库房避光、干燥、通风、透气,相对湿度在45%~75%之间。

根据饮片储存的不同要求分别存于常温库(0℃~30℃)、阴凉库(不高于20℃)和冷库(2℃~10℃);

保持中药饮片堆垛间一定的间距,与墙和屋顶不小于30cm,与地面不小于10cm。

养护员要熟悉中药饮片养护知识,根据气象变化和中药饮片性质作出变异预测,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止中药饮片变异。

泽泻、山药等含淀粉多的饮片应存于通风、干燥处,以防虫蛀。

盐炙后的知母、巴戟天等应置于密闭容器内,以防吸湿受潮、粘连、霉烂。

对易虫蛀的饮片应经常检查货架四周中有无虫丝、虫粉,尤其是多雨季节,若发现虫丝、虫粉,应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对易发霉、泛油中药饮片,应重点检查包装是否受潮,同时要特别注意对货架四周或接近墙壁易受潮部位检查,高温多雨季节应增加检查次数。

重点保管养护
01
易发霉的

当归、党参、川牛膝、天冬、麦冬、玉竹、黄精、独活、百部、紫菀、白术、苍术、甘草、知母。

02
易虫蛀的

白芷、天花粉、甘草、贝母、天麻、山药、板蓝根、薏苡仁、莲子、芡实、当归、防风、党参、黄芪、枸杞子、郁李仁、酸枣仁、大枣、乌梢蛇、羌活、泽泻、北沙参。

03
极易泛油的

天冬、麦冬、党参、牛膝、柏子仁、当归、肉豆蔻、枸杞子、郁李仁、杏仁、桃仁等。

04
易变色的

款冬花、菊花、红花、金银花、莲子心、益母草、麻黄。

花类等色泽要求较高的药材,禁止在阳光下曝晒,要采取阴凉干燥方法。

一:玫瑰花

二:三七花

三:菊花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常见中药饮片质量问题与对策 徐玉英 当代医学 2016年5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