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即墨之战: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

 双飞金燕子 2021-04-04

即墨之战,田单仅靠两座城池,转败为胜,收复齐国所有失地,

乐毅伐齐,连下齐国七十二城,还有最后两个城池若再丢失,齐国就灭亡了,这个时候田单出现了,以其中一个城池即墨为资本,经过一系列力挽狂澜的操作,收复全部失地,转败为胜,

即墨之战发生于前284年至前279年,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军攻打齐国即墨城的一场攻防战争。齐国坚守防御转入反攻,一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的一次著名作战。

即墨之战: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

公元前284年,燕国名将乐毅率兵攻打齐国,在乐毅带领下,燕国占领了齐国70多座城池,最后只剩下即墨和莒未能被攻破。

公元前283年,齐国大臣拥立田法章为王,即为齐襄王,齐国大臣们组织民众奋力抵抗燕军。为了守住即墨,即墨大夫出战迎敌时战亡。随后,田单率领族人连夜逃亡至即墨,被推选为城守。

在燕军还未攻城之前,田单还只是当地一个小官(管理市场秩序的),准备带着家人从安平往即墨逃,考虑到安平城小,道路狭窄,逃难起来,道路就会拥堵,就让田氏家族用铁皮把家里的推车包裹起来。后来燕军攻城之时,百姓推着车都蜂拥出城,车与车相互碰撞很多都损坏了,前进十分缓慢而被燕军抓获。逃亡的路上田单不断组织齐人逃向即墨,保住了齐国部分有生力量,因其有先见之明和较高的组织能力被推举为即墨城守,

此时的燕军占据主动,田单要做的就是构建防御体系,坚壁不出,谋划怎么才能扭转局势,

前279年,燕昭王逝世,燕惠王继位,而燕惠王与乐毅有间隙,田单看到了希望,

于是,开始了一系列力挽狂澜的操作;

即墨之战: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

一、巧施反间计,临阵易帅

田单找人在燕国散布说:“齐王已经死了,齐国仅有两座城未被攻克。乐毅与燕国新王有矛盾,害怕加祸不敢回国,他现在以攻打齐国为名,实际想率领军队在齐国称王。齐国人没有归附,所以他暂缓进攻即墨,等待时机举行大事。齐国人所怕的,是燕王派别的大将来,那样即墨就城破受害了。”

燕惠王本来就疑心乐毅,中了齐国的反间计,便派骑劫代替乐毅为 大将,召他回国。乐毅知道燕王换将居心不良,于是投奔了赵国。从此,燕军将士都愤愤不平,内部不和。

燕惠王中计根源是疑心乐毅,君王不信任将帅,仗是没法打的,当年,魏国乐羊攻克中山国,回国向魏文侯报告,魏文侯搬来两箱书信让乐羊看。书信都是群臣和宾客责难攻打中山国这件事。乐羊转身退下几步,向北再拜说:“攻下中山国,不是我的力量,是君主您的功劳”。可见,将帅在外,内部非议在所难免,君主只有顶住压力,充分信任,君臣一心才能打胜仗,

一位新的帝王在继位之后,最要紧的就是巩固自己的权力。作为一个声名显赫,在国内有着较大影响力的将领,功高盖主,况且还是其父亲一手提拔的,自己对乐毅既无恩典又无制衡,很可能尾大不掉,自然就会让燕惠王心存忌惮,猜忌是必然的,

即墨之战: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

这与当年秦惠王和商鞅的关系有些类似。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触犯了秦国老贵族势力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仇恨。所以,秦孝公一崩殂,老贵族们就对商鞅群起而攻之,秦惠王为了安抚贵族们,也只好杀了商鞅。乐毅没有回去,否则和商鞅一个下场,

前方士气正盛,临阵易帅,犯了兵家大忌,影响了部队的士气和内部的团结,燕惠王时候后悔,但为时已晚,

二、借助神明,凝聚人心

战国时期,古人的思想尚且封建,比较敬重鬼神。田单利用古人敬重鬼神的心理,让燕军误以为齐国有神灵相助。

田单下令即墨百姓饭后都要撒点饭菜给天上的飞禽喂食,所以每次吃饭时天上都会有大量的飞鸟。燕国人以为这里面有猫腻,所以迟迟不敢进攻。而田单又散步谣言说上天会派人来救我的,并且还找了个人伪装天师。

百姓都不懂,以为真的是天助,所以纷纷开始听田单调遣,城外的燕军看到漫天的飞禽,场面震撼人心,误以为齐国有神灵相助,

历数古代的农民起义,大都是借助神明,刘邦斩白蛇,洪秀全拜上帝教,在古代,最忠诚和团结的集体,只有被洗脑的宗教团体,因为宗教的特殊性教徒非常容易听到感召来聚集。

田单靠神明,使部属更加忠诚,

三、置之死地而后生

田单令人散布说:“即墨百姓害怕成为俘虏被割鼻子,如果让即墨百姓看到俘虏被割鼻子的场景,即墨城一定会不攻自破。”燕国人听说,果然这样做了。

城中守兵看到投降燕军的人都被割去鼻子,万分痛恨,决心坚守不降,唯恐被俘。田单又散步说:“我怕燕军掘毁我们的城外坟墓,那样齐国人就寒心了。”燕军又中计,把城外坟墓尽行挖毁,焚烧死尸。齐国人从城上远远望见,都痛哭流涕,争相请求出战,怒气倍增。

田单为了激发出最大的战斗力,用了孙子:“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谋略,断绝了一切活路,连俘虏也当不成,只有拼死一战才会有绝处逢生的可能,

如当年韩信故意置之死地而后生在河边列阵,士兵们背水一战,越战越勇,然后派兵轻取赵军大营,杀死陈余,活捉赵王歇。

四、示形迷敌,麻痹敌人

田单佯装城中军力虚弱,他先命精壮甲士全部隐伏起来,以老弱、妇女登城守望,使燕军误以为齐军少壮已伤亡殆尽,失去继续作战的能力,快要投降的样子,然后派人向燕军诈降,并送金、降表出城,要求破城不要掳掠,骑劫第三次中计,燕军信以为真,一心坐待受降,更加麻痹松懈了。

孙子说:“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田单在示弱,隐藏实力,给敌人以假象,让敌人放松警惕,这种战法被称为,低优势战术,等你误以为我很弱对我放松警惕的时候,我在以云雷不及掩耳之势,用我真正的实力,攻其不备,将会是致命一击,田单下一步就是这么做的,

五、借助外力,发明“火牛阵”

田单在城中搜罗到一千余头牛,给牛披上大红绸衣,绘上五彩天龙花纹,在牛角上绑束尖刀,而在牛尾绑上灌好油脂的苇草,然后点燃,趁着夜色,从预先凿好的几十个城墙洞中,赶牛冲出,后而紧随着五千名壮士。牛尾部被火燎烧,都惊怒地奔向燕军大营。燕军大惊失色,看到牛身上都是天龙花纹,碰到的不是死就是伤。加上城中敲锣打鼓齐声呐喊,老弱居民也敲击铜器助威,响声惊天动地。燕国军队万分恐惧,纷纷败逃。齐军趁乱杀死燕军大将骑劫,追杀逃亡的燕军,所经过的城邑都叛离燕国,再度归顺齐国。

即墨之战: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

孙子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即是说,以前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首先制造条件,使自己不被敌人战胜,然后等待和寻求敌人可能被我战胜的时机。田单创造战机,通过燕军割鼻子、挖祖坟,使反燕情绪空前高涨,田单知道这时军士已经可以死战了,

接下来就要攻其不备,趁夜色行动,用牛去攻击,更是出其不意,

孙子说:“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利的计策已经被采纳,还要设法造成有利的态势,以辅助作战取胜。就是要学会造势,形成压倒敌人的有利态势和强大冲击力,

势分三种,第一种指军队运动产生的冲击力爆发力,是一种物质力量;第二指军队的士气,是一种精神力量;第三指指挥员依据敌我情势所创造的战场主动权。这三种势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结合,都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

敲锣打鼓齐声呐喊,响声惊天动地,是势,火牛惊怒地奔向燕军大营是势,割鼻子、挖祖坟,激怒燕军,置之死地,是势,主动进攻且攻其不备,是势

可以说田单的一系列布局给自己造足了“势”

接下来就是,一鼓作气,一举收复失地!

此战,田单智谋超群,在国破城围、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坚守孤城,麻痹燕军,积极创造反攻条件。在时机成熟时,充分运用机动性、突然性、杀伤力和心理威慑诸因素,以'火牛阵'进行夜间突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是战胜燕军的主要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