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丝绸之路”之——鸣沙山、月牙泉、梦城博物馆

 极简的娜娜姐 2021-04-04

“丝绸之路”之鸣沙山、月牙泉、梦城博物馆

     今天是最好玩,最开放,最疯狂的一天。天还没亮,我们就到了鸣沙山等待骆驼们上班。正当初升的霞光披在我们身上带来一丝丝的温暖的时候,我们已经骑在骆驼身上开启游骑了。六百多头骆驼形成一支庞大的“商队”行进在大漠之上,其气势之雄壮不得不让人联想着当年的丝绸之路上的“大漠驼铃”。于是我回味着我最喜欢的歌剧《丝路花雨》,歌剧中那婀娜多姿的飞天女神,那飘逸的轻纱曼舞,那神秘的大漠风光,那浩瀚无垠的夜空……,一切的一切都在我眼前重现。我骑在骆驼身上,新奇给我带来的兴奋,队友们高涨的热情和亢奋的歌声叫喊声让我也大声呼喊,但很快地我进入了浮想联翩、如梦似幻的境界。遥想着当年丝路客商就在这大漠上来来往往,熙熙攘攘,在集镇上交换物质,在客栈饮酒对诗,交朋结友,还有时不时那大内高手与江洋大盗的生死搏杀……。好像我就是其中一员,也许吧,也许我的前世就是这大漠驼铃之上的美女一枚,或者是“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柔肠侠女……。当我还沉浸在胡思乱想的亢奋当中,突然有人推了我一下“下来了”,我才似醒非醒的跳下骆驼。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骑骆驼,好像还没有感觉到骆驼身上的乐趣就“下来了”,看来太爱胡乱幻想还真不行。

    接下来我们还在沙漠上骑四轮摩托,这回可不敢胡思乱想了。“司机”载着我在沙丘上狂奔,快速的转圈,上上下下的,速度很快,虽然时间不长,但这种疯狂刺激却把我们的兴奋点带到了极限。真挺好玩的。

   接下来我们就去了“月牙泉”,很神奇的在这茫茫软沙漠上竟然有一汪清澈透明的泉水,泉水就像一轮新月,像天空的勾月倒影在沙漠上。大家都很兴奋,而且刚才骑摩托的兴奋劲还没过,于是大家叽叽喳喳的争着拍照,摆姿势,嘻嘻哈哈的。导游说什么好像没什么人用心听,我倒是听了一点但不完全 。大慨是说:原来这月牙泉是很大的,由于地表温度太高,降水又少,蒸发量大,加之村民无节制的开采地下水,这几年泉水的萎缩很快,如果再不加保护,估计很快就会干枯。导游还讲了一个神话故事,看完景点后才再缠着导游再讲一遍。神话故事大慨是这样的: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张果老听说西域大漠风景如画,宛如人间仙境,于是就骑着毛驴过来看一看,毛驴上还驮了两袋沙子,这沙子可是镇妖宝物嘞。有一天,张果老来到鸣沙山脚下,正如痴如醉地欣赏风景,不知道哪里来了一淘气小孩把沙袋扎穿,毛驴受了惊吓在沙漠上狂奔,一路狂奔沙子就撒了一路,但毛驴脚踏之处却出现了水流,等到毛驴停下脚步时,沙子也漏完了,同时也就把沙漠上的妖怪给镇住了。从此以后沙漠上就有了这一汪清泉,而只要起风被镇住的鬼怪就会呜呜的哭,所以就出现了鸣沙山上呜呜呜的响声了。哈哈,神话故事真有点没谱,不过乐一乐还是可以的。

    “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千百年来鸣沙山与月牙泉成了孪生姐妹永久的矗立在这里。鸣沙山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沙子细腻,在太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非常漂亮,风吹动便形成了一层层的皱褶,连绵起伏。如果从山上往下滑就会有一种羽化成仙飘飘然的感觉,确实很爽。鸣沙山的鸣响之谜无论神话故事如何动听,在我们这代人都很难信服。科学的解释应该是沙与沙之间由于风力的作用而产生摩擦,或由于静电的作用加上温度的作用摩擦加共鸣吧。月牙泉为什么千百年来一直挺立在此?有许多传说和说法,但我比较认可的是:它是党河的一段古河道,其他地方都干枯了而这一段因为有地下泉眼,所以还没干枯。也就是说如果生态环境好的话,月牙泉会慢慢变大,回到古时候的面积,但如果不加以保护,过度的开采也有可能很快就干枯。我们在四子王旗看到的胡杨林就是这干枯的河流之上的,那里现在完全沙漠化而以前也是绿树成荫的。道理都一样,当然这里是腾格里沙漠边缘,属于软沙漠,不知道以后“固沙防沙”有没有扩张到这里?希望吧。

  接下来去的景点是最有意思的,那是一个叫“梦城”的地方,是一个很小的景点,只有一座很小的博物馆,但博物馆里面展出的却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里面有一具“将军”的干尸,人还是撑开双脚穿的战袍站立的姿势(当然背后应该有支撑物),个子挺高大的。另外有一具没有穿衣服的男人干尸,皮肤呈咖啡色,脱水皱褶成“干货”,但眼睛、眉毛、牙齿、指甲等等都非常完整。有一只很漂亮的象牙雕塑,稍微泛黄的象牙有大约80厘米长,最粗的地方有10厘米,上面雕刻了无数个“佛像”和“人物“房子”“寺庙”“花草”“树木”等等,每一个都雕刻得非常精致。我们看了很久都不愿意离开,这是我这辈子见过最精致,最精美绝伦的人工雕刻作品。从雕刻上的排列看应该是讲述着某些故事,只是我们时间关系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博物馆还有一些很旧的画,其中就有一幅是古丝绸之路各个地方的地名和驿站等等的牛皮画,里面就有楼兰古国的位置。我一直在找传说中的楼兰古国,却不知道已经淹没在茫茫沙漠之中。此外还有“人头盖骨做成的人皮鼓和人头碗”等等。关于这个“人皮鼓““人头碗”还有一则真实的记载,而且博物馆说我们看到的这个是“原件”,绝不是假冒。传说《安西县志》记载:“康熙夜梦桥湾城,观音柳上挂玉带”,说康熙巡游来到西北地区,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突然出现一片绿洲,但见清水湾环,向西流去,河边两颗苍天大树,树上挂着金光闪耀的皇冠、玉带,真似人间仙境。梦醒之后非常高兴,觉得梦中之境必是龙游圣地,于是命令大臣按照梦中之境绘画查访。大臣们奉命查到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的安西桥湾村一带,觉得实景跟图上所画差不多,疏勒河的清水从东向西流淌,河边两颗高大的胡杨树上悬挂着草腰、草帽,与康熙梦中的情景相互,便火速回京禀报,康熙一听太高兴了 ,随即下旨并拨巨款,派程金山父子在桥湾督修一座方圆九里九的城池打算做皇帝西行的巡宫。可是程金山父子来到这茫茫戈壁,看到这里如此荒凉偏僻,心想皇帝怎么可能来这种地方住,于是就草草地修建了一座方圆三里三的小城应付了事,贪污了剩下的银两便回京复命。没想到不久一钦差大臣西巡河西,发现桥湾城与程金山父子禀报皇帝的“新城”相差甚远,便上奏朝廷。康熙听完大怒 ,降旨把程金山父子处死,取其头,剥其皮,制成“人皮鼓”“人头碗”警示后人。同时康熙还命令在离桥湾城西北200多米处修建一座皇家寺庙——永宁寺。在寺庙里供奉康熙的龙袍马褂,并把人皮鼓和人头碗悬挂在寺庙上,每日击打人皮鼓以警示后人:“做人要心正,做官要清正。”这两句话成了歌颂康熙大帝的英明,老百姓撰写了“泽被无疆”四个大字献给皇帝。

   康熙大帝的典故大概就是如此,而我们看到的是“原件”。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原件?不过如果不是原件谁又会真的再取谁的头盖骨来做出这样的作品呢?

   永宁寺听说已经毁坏了,胡杨树也不知道在哪里?不过博物馆里面的东西真的很有意思。看来惩罚贪官康熙的做法还真不错,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这种可能?如果有,估计贪官会少很多。哈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