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缅甸行(一):昔日皇城——曼德勒

 观道者 2021-04-04

作者简历:

王大可,四川自贡珍珠寺王氏宝善祠后裔,1940年生于四川威远。1960年代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先后在重庆清华中学、重庆八十五中、自贡一中从事语文教育。退休后继续倾心阅读思考,并常年游历世界,足迹达九十余国家地区。

存古风,好公义,存悲悯,嫉恶如仇,乐善好施。著有《往事随笔》,建有新浪伯乔精舍博客,在新媒体发表大量文学作品,叙事散文和游记文笔优美、思想深邃,为人乐读称道。

图片

 游记写于2018年4月25日 

前言:今年三月下旬到四月初,我们一行六人去缅甸旅游了八天。一直想去缅甸,情结来自这两张照片。

图片
       看见这张图片,脑海里立刻出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是四百八十寺算什么,缅甸全国曾经有数万座寺庙,单是蒲甘一地,至今还保留着将近四千座佛寺,它们尽在岁月的烟雨中!
图片
     看过无数景点的日出和日落,但是这张曼德勒乌本桥的日落还是令我惊叹不已。于是和旅友们相约:到缅甸去!
但是却很难成行。因为军政府统治期间,缅甸长期闭关锁国,旅游尚未开发,近年即使向世人撩起了面纱,但是比起已经成熟(或者说“滥了市”)新马泰韩.....来,旅费确实很高,很难成团,拖到今年三月,我们七个人(我和儿子加上另外两对夫妇还有旅行社老板李鹏)一拍即合,立马成行。
      我们是在昆明领馆办的签证,所以从成都飞昆明,昆明直飞曼德勒。
图片

         借用一张网友的地图。我们的行程大体如此,昆明——曼德勒——蒲甘——茵莱湖——仰光。所不同的是我们返回时直接从仰光飞昆明,然后飞成都。蒲甘到东枝,东枝到到仰光,我们选择的都是缅甸的国内航班,价格贵一点但是方便快捷。 
      
       在曼德勒,我们游玩了三个景点:乌本桥,曼德勒大金塔,曼德勒皇宫。现在依此记述。
       
图片
         当地导游小唐,他是华裔第三代。祖父是远征军,母亲也是华人,所以他算是具有纯正血统的华裔。
图片

        在机场请导游兑换缅币,一千元人民币兑换了二十万。千万别以为旅费贵,缅甸的物价就贵。其实缅甸的物价是很便宜的。
     
     一,曼德勒乌本桥。修建于1849年。全长1·2公里。桥墩桥梁以及供人通行的桥板全都是柚木建造的。


图片
        这是旱季,桥下没有水,没有水的桥梁缺少了灵性,初见乌本桥很是失望,破败、简陋,两边连个护栏也没有,一个团友差点掉下桥去。
图片
       可是这里却是缅甸人心目中的“情人桥”,传说,翡翠娘娘当年离开故乡大理,长途跋涉来到缅甸首府曼德勒,与缅甸王子相爱,手牵着手在金色夕阳下,相互依偎走过木桥来到王宫(后来我才明白,曼德勒的皇宫为什么叫做“翡翠宫”了)。后人为纪念这段爱情故事,将此桥称为“爱情桥”。缅甸的情侣们定情时都要手挽着手在爱情桥上走一走, 爱情会 天长地久。
       缅甸人有什么喜庆事也喜欢到桥上来庆贺。这不是吗?一个获得学位的缅甸姑娘和家人幸福地从桥上走过。
图片
     这里也是缅甸人休闲的好去处,这一家子也从桥上走过。注意:他们脸上涂抹的是树根磨制的防晒霜,后来我们也涂抹上,清凉清凉的,很舒服。据说还有润肤美白的作用呢。难怪缅甸人无论男女老少全都涂抹上。有的游客说很丑,殊不知我国古代还有“对镜贴花黄”呢?现在想来,脸上贴“花黄”会 好看吗?
图片
     桥梁中间有几处这样的休憩处。

      
图片
   正在 休息的和尚。从服装看,是从国外来的。
图片
      互联网时代了,他在看手机!
图片
       我也在柚木桥墩上坐下来休息。
图片
      桥太长了,我没有走完全程。何况当天温度高达32度,折回桥头喝饮料去吧。
图片
     乌本桥是世界上最长的木桥,所有的柚木都是从一座废弃的王宫运来的。总共有1086根实心柚木呢。
     每一根都做了编号。个别地方有水泥桩加固——毕竟是一百多年的木桥了,全靠能够耐腐蚀、耐磨损的柚木,它才能够在风雨中支撑一百多年。 

     缅甸盛产柚木,过去是宫廷专用来修建宫殿的  ,被誉为皇家木材。如今柚木的雕刻更成为缅甸的特产。儿子和另一位团友就买了两块非常精美的大型的木雕。 

     这座裸露在天地之间的柚木桥,能够保留到现在的, 没有人想到偷偷拆走作为建筑材料,可见缅甸人和某些国家人精神境界的差异了。

图片
      没有水的季节,桥下也有风景。
图片
        租船游的老外都是为了等待乌本桥的日落。此时他们也成了风景。
图片
      枯藤老树,夕阳西下。这种田园景色能够让人着迷,毕竟,我们已经久违了。
图片
     我们没有等到日落,但是我以为这两个僧侣走在这历经沧桑的木桥上,这就是一种完美的“风景”!
图片
     发一张乌本桥的日落吧(来自游友)

图片
    桥头有很多出售“隆基”的小商铺,纯棉手工制作。有两位团友买了,价格不贵,大约合人民币70元一条。
图片
     缅甸的男女老幼都喜欢围这种叫做“隆基”(女的围裙叫什么,我忘记了)的裙子,凉快又好看。
图片
      涂抹在脸上的“防晒霜”,可以绘出不同的花纹,我觉得挺好看的。


     二,马哈根达扬僧院(千人僧饭)
    马哈根达僧院是缅甸最为重要的佛学院,创建已经五十多年了。这里僧人有两千多人。每天上午10点钟开始的“千人僧饭”仪式吸引着 大批游客。

图片
     先拍他们的食堂(据说这是施主们进餐的地方)。
图片
     游客们在路旁等待。
图片
     终于等来了第一批来进餐的人。
图片
     两旁的游客和布施者向他们的化缘钵上放糖果糕点,而我是放钱币。
图片
     成千的僧侣赤脚托钵,目光不离三尺外。
图片
    无论多少游客拍照布施,无论有多少干扰,无论有多大声的喧哗.....他们始终保持内心的宁静,心无旁骛,着实令人敬佩!
图片
      穿白色衣服的,是还没有正式出家的孩子。有可能出家,也有可能还俗。据导游说,很多是无家可归的孤儿,但是他们在佛学院,除了研读佛经,还可以学到许多谋生的技能,将来他们即便不愿出家,也能在社会上自立。
图片
     缅甸的男人一生至少要当一次和尚,时间可长可短。有人一生不再还俗,还俗与否,全凭自愿。
图片
       原来以为出家的女性(尼姑,称作比丘尼)不可还俗,但导游告诉我们不是事实,照样可以还俗。
图片
       毕竟,出家当和尚(或尼姑),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修持。一切戒律都会自觉遵守,而非他人强迫。所以我以为这也是非常人性的。
图片
     缅甸的和尚,政府不管。全都是老百姓养活。所谓“千人化缘,万人供养”。

图片
     他们每天四点可以吃早餐,然后就出去化缘,回来后进午餐。这是他们每日的功课。而现在的进餐仪式已经成为旅行手册中的一个项目了。
图片
      这是从我身边走过的小和尚,我把剩下的两千缅币都给他了。我一直担心“过午不食”会让这些小孩子营养不良,但是看起来还不错。
图片
    心中有佛。
图片
     心无旁骛。
图片
       最后一批走过去,他们进餐开始了。
图片
      从窗外拍下了他们进餐场面。
图片
     缅甸是小乘佛教,主张三净肉可吃。这和大乘佛教严格吃素有所不同。所以看起来,他们好像并不缺乏营养。

     曼德勒大皇宫
    导游小唐告诉我们,缅甸历代的皇帝上台后必做三件事,一是修寺庙,二是迁都,三是打泰国。因为修建寺庙,才会出现全国遍布寺庙的壮丽景象。因为迁都,才会有很多王宫遗址。也才会有用废弃王宫的柚木修建的乌本桥。

图片
      曼德勒皇宫修建于1857年,1859年竣工。由于这里是世界缅玉的中心,全国主要货物的集散地,当年敏东国王把皇宫命名为”翡翠皇宫“。
     这是从皇宫外看到的护城河,倒映着绿树、城墙和脚楼,非常好看。
     护城河宽70米,水平如镜。城墙高8米,周长3·5公里。在冷兵器时代,确实很难攻下。站在曼德勒皇宫前,我想起了中国远征军两次入缅作战的可歌可泣的壮举。
     太平洋战争中,日本进入缅甸, 中英联军为抗击日军
在曼德勒举行了两次会战,1942年的第一次会战,由于指挥失当 等诸多原因而失败,10万远征军在战斗中损员1万,后来竟有数万人牺牲在撤退回国的途中。由于日本军抢先占领了腊戌,断了远征军归国的后路,杜聿明率领的主力部队选择了翻越缅北的野人山,两万多人在丛林泥沼中,辗转114天,最后撤到印度时只剩下两千多人。只有孙立人将军(他就是在仁安羌大捷,成功解救七千英军的孙将军)率领的八千人,几乎完整无损的撤退到印度,后来成为第二次入缅的主力。而戴安澜将军却在撤退途中,为引开日军,与主力失去联络,交战中腹部中单弹,最后在丛林中殉国。
       此次来缅之前,我又重看了这段历史的视频,先烈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还有我的老师罗达仁先生和王氏家族的王蜀龙先生,当年都是从西南联大投笔从戎,在远征军里作翻译官。他们转战中印缅战场的经历,也促成了我这次缅甸之行,走在这块和平宁静的土地上,心灵深处的被触动的情感,绝不只是“旅游”所能涵盖的。
      1945年中英联军大反攻,直捣曼德勒,曼德勒只剩下很少的日军守卫,但是他们誓死顽抗到底,战斗中曼德勒皇宫失火,整个内城建筑被夷为平地。现在,只有护城河,城墙塔楼保留下来了。现在看到的王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重建的。

图片
      按照图纸和照片重新修复的皇宫,据说大体恢复了当年的格局。 

图片
      
柚木建造,涂成红色,再加上精美的雕刻,非常漂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