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死于威尼斯,同性恋的灵魂之爱

 Arkien 2021-04-05

根据托马斯·曼同名小说改编的维斯康蒂电影《死于威尼斯》

一个陷入精神困境的知识分子艾申巴赫,被美触动的时候的羞涩感,让我们看到了铜墙铁壁中的一线生命的迹象。整个威尼斯笼罩在巨大的颓废的美之中,仿佛一座城也面临着世界末日,即使最为生动幽默的小丑发出来的快活的歌唱,都带着末日的征兆。

在宏大的哲学般的、有着浮士德精神的企及中,生命在做最后一丝的复生,音乐家面对着沙滩上打闹的少年所引发的羞赧一笑,是全剧的最佳生命支点。于是,他犹如古老书斋中的浮士德,邂逅了可以让他焕发永恒青春的靡菲斯特。知识所带来的精神的困境,新开启了游历与美的追寻,一半古典,一半浪漫。而他在理发馆中的那番足以出去谈一番恋爱的描画,犹如等待最后一线夕阳坠落的吸血鬼的精心装扮,他像吸血鬼一样走向了暗夜的永恒,他的死亡即是他的复生,那番描画,只是复生前的礼仪般的序曲。

作品借助旅行去抓捕“喜悦”。这势必是肉体的陌生和刺激,带来的一种官感。艾申巴赫决定去旅行,也是因为受到了一个陌生男子的肉体上的刺激。于是,艾申巴赫说他的作品“缺少那种热情洋溢的特质,这种特质是喜悦的产物,一种比任何内涵都更具分量的优点,构成世人享受作品的快乐。”通往宗教的灵魂,势必在肉体的喜悦中,复活。《陌生人的安慰》直接将《死于威尼斯》的旅行提炼成了主题,让肉体的陌生的喜悦和另一种“深渊”相挂钩,显然这种深渊不是美的深渊,它所行走的高处,与灵魂没有关联。

喜悦,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源自于痴迷。加缪说的对,如果你想研究哲学,就去写小说。《死于威尼斯》是一个完美的例子,就像《局外人》一样。《死于威尼斯》对于人的肉体与灵魂之间,如何通过心灵的痴迷来穿针引线,做出了哲学性的思考。心灵的痴迷,让肉体死亡,让灵魂复活。《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中也处理的痴迷,小说花费了大量的文字篇幅,描述艾利欧对于肉体上对于被插入的一种强烈抵触。但是两个同性恋灵魂交织的希腊式重构,是小说的哲学主题。也就是说,一切痴迷,都是冒着肉体的风险,来成全灵魂的重建。这时候的生命就是新的生命。一切文学不都是以此为主题的吗?要么就是牺牲了肉体,重建了灵魂;要么就是保全了肉体,牺牲了灵魂。

波兰的古典美少年是浮士德与海伦的双性别儿子尤佛里恩,一半像阿波罗一半像伊卡洛斯。他是但丁《神曲》中的贝阿特丽采(Beatrice),对艾申巴赫做出通往地狱的指引。他在梦幻般的威尼斯的狭小的路径中,跟随着这个美少年,走向让他脱胎换骨的死亡。那番跟踪的戏,在亦真亦幻的情境中完成。燃烧着瘟疫的火,同样代表着阴郁深邃的地狱,“一个生病的城市的混乱的内部。由于那座迷宫里的小巷、水道、桥梁和小广场太过相似,他失去了方向感。”“借由感官踏上精神之路”,让我们想起了普鲁斯特。不仅仅是普鲁斯特,所有的作家都在试图借由感官踏上精神之路,就像凯鲁亚克在《在路上》借由“瘾君子,同性恋等”人物展开一幅美国战后的精神之路一样。“我们文学家既不可能有智慧,也无法令人尊敬。看我们势必会误入歧途,势必要放荡,势必永远要做感情的冒险家?”那些毫无“迷醉”与“欲望”的体面呀,尊严呀,名声呀,地位呀,都是闹剧。他的灵魂开始招摇的生命感,正式开启。

《死于威尼斯》的末尾有一个象征极其强烈的动作,就是美少年将手叉腰,另一臂伸向了远方,艾申巴赫受到美少年的诱惑,这一诱惑有着招魂般的神话意味:他依稀觉得那个苍白、可爱的招魂者从远方向他微笑,向他示意,仿佛把手从臀部移开,指向远方,向前飘行,走进充满希望的阴森神秘之中。一如平常,他起身随他而去。由此,艾申巴赫则兼备了浮士德与靡菲斯特的合体,并消解了二者之间的张力。他一面像浮士德那样,被天使拯救了其灵魂,一面像靡菲斯特受到了天使的肉体上引诱,完成了鸡奸。灵魂同时在天堂,又在地狱。所谓生命的完美,无非是一部但丁的《神曲》。《死于威尼斯》不过是反其道而行之,让现代消解了古典,让喜剧成为了悲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