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提大马路,是广州知名老街之一 一条不到一千米的沿江大道 自1924年孙中山在这里创办广州中央银行起 这里便有着“中国金融第一街”的美誉 /// 这个富有西洋特色的“东方华尔街” 如今再逛,却沦为腊味批发街 
/// 这里,曾是广州最繁华的街道 ///
 广州民间金融街定址于越秀区长堤大马路,毗邻珠江北岸,全长约800余米,是民国时期修建的骑楼群。20世纪80年代,是广州长堤历史上的又一个黄金时代。沿江路与长堤一带都曾是广州最繁华的街道。大三元酒家、大公餐厅、先施公司、华厦百货公司、海珠大戏院等老字号都开在这里。(80年代的大三元,图源网络) 当时西濠二马路也叫“为食街”。盛极一时的长堤一带,因此被誉为广州的“旺角”。其实,在成为“金融街”之前,长堤大马路跟沿江路是当时的酒吧一条街,极具异国情调的酒吧街是当时广州人的夜蒲圣地。
(当时的沿江酒吧街,图源携程网)
为响应“金融强市”的发展战略,直到2012年,长提路迎来了自己的官方身份——广州民间金融街。在2018年时,入驻金融街的主导产业在就已经接近300家,注册资本超800亿。南方新闻网曾如此形容:广州民间金融街再现“十里洋场”商业文化气场....现在沿着金融街的路口走下去,你都会发现金融街两旁有不同寓意的金融雕塑,经纶济世、金钥匙、财富如意、广州金融街标志等等。 在几经浮沉后,这条极尽繁华的中国金融第一街,逐渐没了“金融味”,变回一条业态杂乱的老街。
/// 可惜了!广州民间金融街! /// 
如今走在街上,昔日的繁华景象早已物是人非,很街上的金融公司大多数已搬空,整条街冷冷清清的。 早在2015年时,南方都市报和新快报都提出过对“金融街出现空置,公司多半都是空壳”的质疑。
伴随人去楼空的落寞景象,民间金融街早已没有了“金融味”,走在大街上,看着墙上的背景介绍,才能想象到它昔日的繁华景象。 因为大多企业空置,街上除了偶尔经过几个刚放学的小学生,来往的人只剩下从一德路带货的,还有就是在附近装修的建筑工人。是的,如今的金融街来往的人群不是西装革履的金融白领,而是手提工具的建筑工人们。 走在路上你就能看到,各一座骑楼,就有一栋在装修的景象。像是被历史遗弃一般。 在翻阅金融街的资料时,小编看见,昔日果菜西金融社区里,很多地方都改成了仓库,腊味批发店层出不穷。 很多人都在调侃到,昔日的民间金融街,如今成了腊味一条街。 还有一些年久的老字号依然屹立在此,胜记饭店、歌哥KTV等等,同行的85后摄影师和我说道,他初中第一次来的KTV,就是歌哥。 对比往日的繁华盛世和如今的落寞,不经感叹,可惜了,广州民间金融街!
/// 沿江西路,也是广州的历史 ///  沿江西路,也是广州历史,民国情怀的老街区了,充满老广人回忆的标志性建筑也有很多。例如这个广州101岁的老地标——南方大厦,广州南方大厦建于1918年,原名城外大新公司。是国内最早的摩天大楼!

(via.网络) 那时候流行这句话“没来过南方大厦,就等于没来过广州”就算不买,来走一下都是要的。但他也经历过磨难,1938年因为战火遭过摧毁,直到1954年才重新修复。可以说当时他的地位和标志就像现在的广州塔一般。天台还有个花园游乐场!在19年的时候,为打造沿江西路商圈,南方大厦作为核心地带将于9月1日收回场地。 商家都要全部搬迁。就连沿江西路上不少的老店也贴上了红纸黑字写着的停业通知。 

 沿江西路上的邮局、爱群大厦,都是十足的民国风格。游轮也是许多人游玩景点之一!有集邮爱好的来这准没错,还可以寄明信片和信,还原曾经的记忆。1块钱就能做到。还有这个在1967年作为“广州第一高楼”的地位保持整整30年,现在看来还是很美!在这搭乘游轮,将两边的风景一览无遗,无疑是最好的记忆。看到对岸,不断建起的高楼大厦,感慨广州的发展速度,回过头看看历史的沉淀,也很舒服所以能看到不少的街坊在这吹吹风,慢悠悠骑着单车。十分惬意。 民记煲仔饭 可以说是网红老字号,出名的东西有两样:第一是这里的煲仔饭;第二是这里老板暴躁的脾气。从1979年开始营业,至今已经开了39年,前身在北京路,近年来才搬到沿江路。一到饭点,这里基本座无虚席,现点现做的煲仔饭真的超级香!
九记路边鸡 可以说是儿时的记忆,首批广州“十大名鸡”之一。在沿江路海港城这位置,在江边,氛围挺好。九记鸡味美全在于独特的做法,必须要用“虾眼水”浸鸡,但这水要视当天不同的气温而定,炉火的温度要把握得当。鸡才皮滑肉嫩。
 炒螺明 也是非常老的老字号了,相信不少街坊的记忆还是在沿江路散步的时候,买上一份炒螺,在听炒螺明的歌曲。 胜记饭店 是一家开了很多年生意仍然红火的餐厅,主打海鲜和烧腊为主,虽然沿江路的人流没有那么多,但是晚上来这聚餐的人还是挺多的。 渔民新村(沿江路店) 的环境真的超级好,门口也是气派无比,作为广州的老字号,这里现点现捞现做的海鲜是绝对的招牌。
 虽然沿江路金融街没有了昔日的繁华,但是因其装修风格是岭南骑楼建筑风格,有广州“外滩”之称,有不少人会去拍照打卡。融合了欧美大都会和30年代广州的骑楼的建筑风格,在这里,随手一拍都是“时尚杂志大片”。看多了珠江新城CBD一带的现代建筑,不妨来沿江路走一走,儿童图书馆、邮政博物馆、爱群大厦等历史建筑值得我们回味。
▲图源:小红书@甘柑柑部分资料和图片来源: ▷ 百度百科、大众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