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红山文化玉凤 高7厘米,宽6.5厘米,厚0.3厘米。博主藏品。 图2 红山文化C型龙 高4.4厘米,宽4厘米,头部厚1.6厘米。民间藏品。 专家称辽河流域在中国最早以龙凤为题材进行玉雕创作 辽宁频道2006年11月3日消息(记者葛素红): 辽宁省考古专家郭大顺近日在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文化学刊》创刊号撰文表示,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龙凤玉雕的出土,证实辽河流域是中国最早以龙凤为题材进行玉雕创作的文化区域。红山文化的龙凤同时也当属中国龙凤起源系统的主干,红山文化在中华文化起源史上占有“直根系”地位。 郭大顺这篇名为《龙凤呈祥-从红山文化龙凤玉雕看辽河流域在中国文化起源史上的地位》的文章认为,龙、凤均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文化因素。玉石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中华民族文化以玉石雕龙凤,从古到今连续不断,龙凤的起源直接涉及到中国文化起源问题。 红山文化玉雕龙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已见于著录,并为多家海外博物馆所收藏。“玦形龙”是红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之一。目前已知20余件。这类龙的形象以头部为表现重点,目、耳、嘴、鼻、齿俱全。红山文化“鸟形玉”发现较早。最近出土的一块玉凤选用淡青色玉、平板状,长达19.5厘米,有正反面之分,正面表现为呈卧姿的凤鸟,体态表达富有层次感。 这一大型玉凤的发现引起学术界对红山文化及辽河流域史前文化发展新的思考。郭大顺认为,龙凤题材同时在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出现,在全国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是年代最早的实例。龙凤题材文明是当地文化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宗教祭祀发达的产物,与辽河流域地理环境和经济生活有密切关系。考古人员对从当时地层土壤中采集到的植物孢子粉进行分析,发现距今8000年到5000年间,辽西地区是针叶林与阔叶林混交的森林地带,人们主要从事采集和渔猎。到红山文化时期,虽然与中原农业区的交流增多,农业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