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阳毛尖汤“浑”味“淡”?是时候改变认知了!

 洞天禅悟 2021-04-05

信阳,居于河南省最南部,被誉为“江南的北国,北国的江南”。

作为我国比较靠北方的茶产区,信阳茶区的茶树生长周期更长,采制时间也比南方的绿茶要晚。

以“细、紧、圆、直”为特色的信阳毛尖茶,色泽墨绿,味浓香高,曾使得大文学家、品茶大家苏东坡发出“淮南茶,信阳第一”、“品不在浙闽之下”的感慨。

图片

2021年3月28-30日,茶百科人连续第八年来到信阳,驻守在核心产区——浉河黑龙潭,采选、监制完成了我们新一年的信阳毛尖茶。

大山茶、本地旱种、小芽级别、手工炭焙......成就传统的信阳毛尖味儿。

汤色绿黄清明,若隐若现的兰花香、熟果甜香萦绕,再品滋味,入口浓醇,似有微微的清苦,却又能快速的化开生津,三四道水后甘甜爽口,品饮中和品饮后都能感受到齿颊间的清凉。

有别于市场上大多绿茶仅有的清香、嫩香,更不是传说中的信阳毛尖令人不快的汤浑、味淡和青草气。

这样高品质的信阳毛尖茶,你值得尝试。

图片

图片

来自核心产区----黑龙潭

信阳茶区范围较广,绿茶、红茶都有产制,其中,又属信阳毛尖的历史最为悠久和知名。

就像白茶推崇福鼎,凤凰单丛推崇乌岽山一样,品质突出的信阳毛尖,以当地俗称的“五云(车云山、集云山、连云山、天云山、云雾山)、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寨(何家寨)”为核心产区。

源头、核心的原料,是茶叶品质的首要保障。

茶百科历年制作的信阳毛尖,均产自“两潭”之黑龙潭的高山茶园。

图片

大山茶,更香更甘甜

到过信阳茶区的友们可能会发现:在道路两旁、制茶所门口、茶厂茶店的标牌上,随处可见“大山茶”、“小山茶”的字样。

从当地茶农、制茶师傅的口中,也能经常听到这样的字眼。

这其实是老乡们通用的“行话”,或者说是“俗称”,约等同于其它茶区所说的“高山茶”和“低山茶”。

一般来说,同一茶区,较高海拔常常意味着相对更好的品质。

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高海拔茶山植物茂盛,气温低,雨水充足,云雾缭绕,开采的时间相对较晚,更有利于茶叶内含物质的形成和积累。

信阳毛尖也不例外。

图片

大山茶,茶树芽叶生长缓慢,采摘期更晚,但持嫩性强,芽叶内含物质积累多,细嫩饱满,颜色偏柔润的绿黄色。

制成的信阳毛尖茶,滋味浓醇厚,口感非常丰富,甘甜度高,耐泡。

而小山茶由于生长海拔较低,气温相对高,茶叶生长快,内含物质积累稍欠,导致芽叶相对单薄,色泽更偏青绿,滋味较清淡。

两者相较,大山茶完胜!

(当然,此处要明确一个前提,即:在其他条件差不多等同的情况下,如时间、采制标准、制作工艺等。)

本地旱种,信阳毛尖基因里的味道

喜欢信阳毛尖的老茶客,多喜欢本地旱种原料鲜叶制作的茶。

就像很多喜爱西湖龙井的茶友,更推崇当地的群体种采制而成的茶叶一样。

图片

图片

信阳本地种,当地也称“旱茶”,是在上千年的茶树栽种过程中,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保留下来的、适合信阳本地生长的茶树品种。

本地旱种茶树,产量一般,芽叶相对瘦小,但香气高,口感浓重,回甘强烈。

在老茶园,多栽种信阳本地种,此外,因为本地种耐寒,大山(当地俗称,即高山)茶园也多种植。

高山的本地旱种生态茶园,管理粗放,葱茏的茶树和其它丰富的植被并生,共沐阳光雨露云雾,加上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茶味更加细腻甘甜醇厚。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增加、对经济收入的追求等因素,信阳毛尖产区也逐渐引进了一些产量更高的品种,如大白茶、大白毫等。

相较本地旱种,这些茶树品种养护成本低,且芽叶肥壮,外观更好看。

但在口感滋味上,茶百科和大多茶友的偏好一致:

——本地旱种采制的信阳毛尖茶,更好喝。

不可省的传统“炭焙”,还原地道毛尖味

炭烘,俗称打焙。

在燃烧充分的炭火上覆盖一层薄灰,焙笼里倒入适量的茶后罩在上面,靠着炭火的温度,让茶条一点点的吃火、逐渐干燥,最终达到提香、增色。

木炭烘焙的过程中,需要完全的人工值守,及时上笼、下笼、翻茶,再上笼...短时多次反复,直到焙笼上的茶达到最适宜的程度为止。

图片

图片

如此,炭焙工序不但耗费时间和人工,焙笼上的每一次翻动,也都会产生碎茶、茶末,增大损耗。

结果就是:

为了追求早上市早变现,追求产量和更低的成本,如今市场上很多的信阳毛尖茶,都已经渐次省掉了这一传统工序。

茶百科的信阳毛尖,为什么一直要坚持“炭焙”?

刚制作好的信阳毛尖茶,如果不经烘焙,含水率高,茶味很容易变青变涩。

这也是目前市场上的毛尖茶多是青绿、翠绿的茶条,且大都青味重、茶汤浑、滋味淡的原因。

而经过木炭初烘、复烘后的信阳毛尖,含水量会大大降低,颜色更偏墨绿、黑条多,不但香气提升,滋味更加的甘甜醇爽,也更耐存放。

同时,茶汤也不是市场所误导的“小、浑、淡”,而是汤色嫩黄绿、清亮喜人。

这也是很多茶友喜欢传统工艺信阳毛尖的主要原因。

图片

选对人,喝对茶。

原料要源头、核心,要地道本地种、大山茶,要尽可能的采用传统工艺,要不盲从、精益求精持续学习和改进,是茶百科人坚守的理念。

连续八年的摸索改进下,干茶花果香、杯底兰花香、滋味鲜浓醇甘、汤色更清亮的地道信阳毛尖茶,足以征服你的味蕾、改变你的认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