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应用案例故事——攻其无备     辛弃疾千里奔袭擒叛徒

 天下任我行之由 2021-04-05


                       攻其无备  辛弃疾千里奔袭擒叛徒

       孙子兵法特别强调作战的时机, 讲究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是兵家取胜的奥妙所在,是不能事先做机械的规定的。

       军事作战也好,企业经营也罢,都是一系列复杂,综合的行动组成的。天时地利,敌情变化,都可能是瞬息万变,而根据这些变化的具体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适当的反应,准备充分,执行果断,就能掌握主动,就能在战场上致胜 。反之,如果有优势,但无准备,或者准备不充分,那么优势就可能转变为劣势,进而导致失败。

        因此,有备无患,说的就是准备的是否充分。这不仅仅是发布些书面文章,或者开个大尾巴会议念念稿子,或者以拍马屁,跟领导站队为目的,举手喊个口号,表个决心。准备呀,是在平时,士卒孰练?怎么训练基本功,怎么能最快时间整装齐备,拉出就能打, 弹药保障,钱粮供应,战损补充,地形地貌,天气变化,行踪隐蔽等等这些都是平时积累的指挥本事。

        接下来的几期 ,咱们就讲讲一些 典型的案例故事 。

         咱们先讲讲,攻其无备,辛弃疾千里奔袭擒叛徒的故事。这辛弃疾,对,就是那个名垂青史的大诗人, 宋词集大成者 。他年轻的时代,是一个王朝的末世,北宋灭亡,东北的少数民族建立的金国不断的侵扰中原,占领北宋的都城汴梁,俘虏了北宋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皇帝 。金朝建立初期,他们还是基本处在渔猎阶段的奴隶制社会,他们对占领的土地自然是财物抢劫一空,百姓抢回去给做奴隶,你想,奴隶是没有当人对待的,那时他们觉得奴隶没了,再去抢呗,所以,中原的读圣贤书,诗书耕读传家的这些人哪能接受啊,可是,大宋的官军都一撤再撤 ,到今天的杭州建立了偏安一隅的南宋政权,北方的中原人民就只能自己救自己,组织义军反抗金朝的暴行 。史书关于辛弃疾年轻时代记载的不多,但我们基本可以推测,他呀,不仅读书,也学习兵法,也是武艺高强的剑客。后来,22岁的辛弃疾组织了一只义军,跟金朝的军队打游击。

         敌众我寡,辛弃疾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聚集更多的义军,才能有所建树。这时啊,有一种义军,首领叫做耿京,自称 天平军节度使,聚集了几万人马,是周边最大的一只义军。辛弃疾就决定带着人马去投奔耿京。耿京一看这来一个读书人,带着几千人马投奔,高兴啊,得了,你当我的副手吧。这样,兵合一处,盛抱威更胜。

        后来,辛弃疾给耿京建议,要想打胜仗,咱们的团结更多的义军,敌强我弱,我们一定要团结更多的义军,把支持我们的人,搞得多多滴,把反对我们人搞滴少少的, 这样则大事可成呀。辛弃疾自告奋勇,去联络一些义军,都聚集到耿京的大旗之下,统一号令 。

         辛弃疾有个老友,是个和尚,叫义端 ,他聚集了2000兵马,辛弃疾做了义端的统战工作, 义端加入了耿京的大军抗击金兵 。可是,义军毕竟是非正规部队,粮草器械的筹集都是靠夺取敌人的物资,自然容易挨饿受冻,加上金国也开展了怀柔策略,投降的,只要你肯当汉奸,金票大大滴,封官许愿外加花姑娘也是可能滴。这抗敌意志不坚定的义端就偷了耿京的印信,带着部队去投降了 。

        耿京接到报告,就马上先把这介绍人给抓来,说话就要砍了,危急时刻,辛弃疾说:且慢杀我,我去追义端,给大帅一个交代,如果追不回来,我自然回来任凭大帅处置。耿京,也不相信辛弃疾是软骨头,就批准了。辛弃疾,单人独骑,去追义端。三天后,辛弃疾回到军营,当然带着义端的脑袋 。这很传奇么,更传奇的在后面呢。

         耿京觉得自封名号不能服众,他们不能也不想做个山大王,报效国家才是理想,因此耿京派遣辛弃疾前往南宋朝廷联系,希望得到朝廷的确认。这辛弃疾带着一部分人去找宋高宗赵构, 赵构很高兴有人来归附,也用朝廷名义授予印信,封了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节制河北逐路义军,辛弃疾为承务郎,天平军掌书记。并要他们把部队带回来。 

         辛弃疾在回去传达命令的途中,听到一个噩耗。耿京被叛徒张国安和邵进给暗杀了,义军一部分溃散,他们带着一部义军部队投降了金军,并带领军队返回北方。

         这可怎么办,大伙顿时没了主见。辛弃疾这时对身边的将领们说:皇帝命我们传令,带回军队到南方,现在,我们不把叛贼擒获,如何能对得起耿大哥,如何能对得起皇帝。 

         辛弃疾首先取得跟他一起去见耿京的南宋统制官王世隆的支持,带领自己的亲随亲信兵士开始追赶叛军。这叛徒张世安带领部队,跟随金军北撤,一路上他以为抱上大腿,可以荣华富贵一生一世了 ,没料到辛弃疾会带人来追赶他们,也疏于防范。

          而义军追赶途中,辛弃疾鼓动部下,叛徒以为跟随金军行动,必然没有侵扰,一定疏于防范,我们挑选勇士,发动突袭,所谓:兵不在多,贵在勇,我们千里奔袭,他们根本就想不到,所以,我们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一定可以生擒叛徒。

        南宋有个叫洪迈的官员,他曾经跟辛弃疾是同僚,曾经记录的辛弃疾的这次斩首突袭行动 。说他,仅选50骑精兵,趁着夜色掩护,突入五万敌军的大营,把正在跟金国将领喝酒的叛徒张安国生擒,就像打猎时打兔子似的,把叛徒卷起来拎着放在马背上,一路疾驰,几天都不下马,不吃水米,昼夜行军,终于带着叛徒回到朝廷,面见宋高宗皇帝,报告耿京遇害的经过。儒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为之三叹。

        这个备 ,无备,是历来兵家及其关注的。总体来说,比拼的是选择时间和地点是否得当 ,要掌握敌方是有备还是无备;其次,说的是隐藏自己的意图和行动,所谓:能而示之不能 的本领 ;第三,是看你发动战役的迅速, 是否能用迅雷不及掩耳盗铃,铃儿响叮当之势 ,发起突然 ,迅速的攻击。战场是这样,在市场竞争,体育比赛,等等领域都是如此。

          学习古人智慧,精彩自己人生,咱们下期再见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