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升效率

 任金鸿 2021-04-06
泰勒贡献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被称为现代管理之父,其贡献非常之多,其一是运用科学方法研究企业管理活动;其二,建立明确的、量化的工作规范,形成一系列的标准动作;其三,根据工作标准化规范,对工人进行挑选和培训,提高工人的工作技能,以获得更好的工作业绩;其四,倡导管理者为下属的工作业绩负责,要求管理者做好预先的计划,建立明确的工作规范。

简而言之,泰勒先生的核心贡献就是将任务进行流程分解和流程优化再造,形成一套公开、透明的计划,在执行中对计划加以跟踪形成可以应用的、定量的结果。

将完成任务的所有环节细分、重新合理化这么一个简单的操作,就极大提高了管理效率,经过多次实验之后得到的结果,就直接导致了生产线的诞生——每个环节只是固化的、优化到极致的、单一工作。

曾经默片时代的电影大师卓别林曾经主演了一部电影《摩登时代》,卓别林饰演的工人在流水生产线工作:每天只是重复拧螺丝这么一个简单动作,最终形成了“肌肉”记忆,走到大街上看到女士大衣的钮扣都当成了螺丝来拧。

计划是最主要的管理手段

没有计划管理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管理,计划是调动资源的手段,是协调的看板和工具,是考核的核心依据。

计划是将隐性的经验显性化,把对于人的严重依赖转化成了以制度和流程为引导、逐渐优化并固化的计划管理;计划还列出了所有重要的、容易出现失误的任务,提醒人们加以关注,同时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任务清单也在不断增减。

计划是一个简单的看板,大家看同一个指令做事情,而不是各看各的、自说自话。

计划目的就是要减少“惊喜”或者是“惊吓”,将长期的不确定性转化成了近期相对的、短期的确定性。

所有主体都需要计划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讲过:管理者最需要被管理。

套用过来就是:所有人都需要计划管理,所有公司都需要计划管理。

那些团队整体缺乏经验、从事创新事业的公司需要计划来提示、提醒,形成可以回溯的经验以快速提升。

有些团队里个人经验丰富,比如一个做商业地产的公司,团队成员来自多家头部商业地产开发公司,个个都有光鲜的业绩、牛得不得了,只是个人工作习惯相差巨大,非常需要一套体系来指导工作,否则就会乱成一团——做一个比喻,那些能手、高手就是沙拉里的水果,而计划就是沙拉酱。

计划是用来指导和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来生产问题、制造麻烦的,科学制定计划、合理跟踪和使用计划同样关键。

管理的核心目标是提升效率,提升效率的核心是管理时间,计划是时间的管理的最主要的工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