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食治愈影片,认准这三部

 真友书屋 2021-04-06
三联美食
天南海北,一起吃喝。
928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本文为「三联美食」原创内容

Image

『 一部美食电影,延伸了我对生活的理解

夜晚七点半,Ta一边穿梭于下班地铁上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一边打开手机上的外卖软件驾轻就熟地点了一个牛肉炒饭,送达时间是八点,送达地点是地铁终点站边的一间公寓。

这个动作,是Ta每晚七点半都要进行的惯例。

为了在陌生的城市间寻得自己的一方天地,Ta白天在公司随时待命,全神贯注地完成手头的工作。晚上下班后,则喜欢点些外卖食物以犒劳自己的肠胃,这样做快捷方便,可以省下烹饪的繁琐。

可是,外卖软件用得多了,厨灶炊具也就用得少了。有时候,Ta也会不禁怀念起还有时间自己做饭的日子:列一个详尽的购物单、精心选择合适的蔬菜、有序地将食材放入炒锅、比照着菜谱添加调料……烹饪带来的仪式感与成就感,或许是外卖给不了的。

不知道这个Ta,你熟不熟悉?又或者说,这个Ta,其实就是正在阅读这篇推文的你。

没有人能为我们提供如何平衡生活与工作的完美答案,但文艺作品里的思考却总能给观者一丝启迪。电影便是其中一员。

今天,我将这三部影片带给你,它们关于美食,关于烹饪,更关于生活与成长的压力。

01

Image

小森林

Image

导演:森淳一

元代散曲家张可久曾描述过这样一种自在的乡间生活:“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在大城市中奔波久了,身心疲惫的我们总会向往起优哉游哉的山野生活。李子柒在近些年的爆火,或许也印证了这个结论。

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导演森淳一则将这种存在于城市人想象中的“隐居”生活拍成了两部电影——《小森林·夏秋篇》与《小森林·冬春篇》。

由于无法融入喧嚣的大都市,少女市子回到了自己几乎与世隔绝的老家小森市。这里没有时尚的服饰,没有繁华的大商场,没有亮眼的霓虹灯,却有鲜红的胡颓子果实,油黑的核桃,碧绿的野蒜,氤氲的河水湿气,以及活泼可爱的儿时玩伴……

影片中的市子偶然间找到了母亲留下的菜谱,于是她便按照菜谱中的记录,自己耕种、收获蔬菜瓜果,并烹饪有着母亲味道的乡野美食——酸酿米酒、红点鲑味增汤、炒通草果皮、酱油核桃饭、洋葱醋腌鱼……

市子在春种、夏忙、秋收、冬藏中,同时品味着乡间的简单质朴与孤寂劳累,日复一日的生活也令她开始迷茫——自己的未来究竟何去何从?继续留在小森村感受风吹麦浪,抑或是,重新返回城市拥抱繁华?

这不仅是影片中身处村野的市子的疑惑,也是影片外身处城市的我们的难题。

这部日版的《舌尖上的中国》在挑逗着人们味蕾的同时,也勾起了人们有关乡村生活的回忆。小森村的虫鸣鸟叫与林荫小道,亦让我们重新关照起这份回忆下那颗静谧安然、不骄不躁的心……

02

Image

饮食男女

Image

导演:李安

《礼记》中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部影片将主题放置在饮食与男女上,描绘出一幅家庭中的人的欲望浮世绘。

主角老朱是台湾的一位顶级厨师,擅长制作中国菜系中的各大菜肴。为了维系家庭关系,老朱要求三个女儿要定期回家一起吃一次饭。

影片一上来就是老朱为了这次的团圆饭做菜的镜头:片鱼、剁肉、切菜、杀鸡,蒸、炒、煨、炸。老朱三下五除二将菜肴烹饪而出,手上功夫可谓利落至极。故事中对老朱厨师身份的设定,不仅勾连着整条故事线、推进着情节,也让观者可以沉溺在各种美食菜肴中,大饱眼福。

餐桌上琳琅满目的食物勾起观众的食欲,餐桌外盘根错节的家庭关系则引起观众的思索。

老朱的三个女儿其实各怀心事,要么是工作忙碌、无暇回家,要么是渴望独立、期待个人生活,三人对于一起吃饭的家庭仪式感也偶有推诿。

其中的二女儿家倩,是影片刻画的重点所在。家倩与父亲一样,喜爱烹饪,然而观念传统的老朱却认为女人做不了大厨,于是便将女儿的厨师之梦扼杀。家倩后来成为航空公司的高管,背负起工作压力便鲜少下厨。

Image

电影《饮食男女》

二人的矛盾在一次饭宴上又被点燃,家倩敏锐地尝出父亲煨鱼翅用的火腿“耗”了,从而引出本片的关键线索之一——身为大厨的老朱,味觉退化了。这里的“耗”了,是指带荤油的食物中,由于油脂变质而出现了奇怪的味道,也有人将之称为有“哈喇味”了。

在这里,导演李安将食物作为人与家庭的纽带。老朱的味觉退化了,食物有哈喇味了,为家庭关系中的主导者由父亲转为女儿埋下伏笔。家倩在此之后进厨房的次数多了,重新拾起烹饪手艺的她与父亲的相处也慢慢增加,二人的隔阂一步步被消除。

影片中的主人公们,不断在欲望与家庭秩序造就的身份之间来回冲突。父亲在身份压抑情感的时候,品尝不出酸甜苦辣的味道;而生活在欲念大过本质的时候,也展现不出冷暖聚离的温情。

03

Image

朱莉与朱莉娅

Image

导演:诺拉·艾芙隆

许多爱好美食的人,经常为自己制作的美味佳肴拍个照片,发在网上晒一晒。影片中的主人公朱莉就是其中一员,并且她还将这变成了她的主业之一。

朱莉是生活在2002年纽约皇后区的一名政府雇员,她的工作枯燥无聊,生活也如死水一滩,平淡至极。处于人生低谷的她开始尝试学习烹饪,并为此特地在网上开了一个美食博客,宣称要在365天内做524道菜,以挑战自己的烹饪偶像——朱莉娅·查尔德。

如今已有90多岁的朱莉娅·查尔德是美食届的名人,她出版的《掌握烹饪法国菜的艺术》一书被无数想要学做法式大餐者奉为圭臬。

生活在四五十年代法国巴黎的朱莉娅不爱时尚服装与化妆品,独爱法式大餐。随丈夫来到巴黎的她在那时也处于人生低谷,但却凭借对“吃”不可抵挡的热爱挤入当时男人主导的厨房。

朱莉娅的故事令朱莉热血沸腾,于是,她仔细地按照《掌握烹饪法国菜的艺术》做出一道又一道美食,烹饪成为了她平凡枯燥生活的一道亮光。

朱莉的美食博客一天比一天红火,而她却发现,生活的难题并没有因为她“美食网红”的身份而变少,甚至还为她增添许多烦恼——以急功近利的态度面对烹饪、因为做不出成功的菜肴而迁怒他人、与丈夫的嫌隙越来越大……

Image

电影《朱莉与朱莉娅》

原来,生活不曾放过任何一个人,以或如温水煮青蛙,或如烈火烹急人的方式,缠绕住身陷欲海的每一个人。

我们都曾梦想过在厨房里自如地挥洒着厨艺,制作出一道道可口的菜肴。可生活中沉重的责任与工作的压力,让我们在每个下班后的晚上,只想静静地瘫在沙发上放松身心……

也许,生活与工作的平衡之道是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这些影片虽不能令人即刻参透所谓的人生秘诀,但却可以为我们失落已久的厨房自由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让平常的日子多一些与美食相关的情趣……

Image
END
本文作者:阿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