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悲鸿和海子||哲理故事型双材料作文审题指导及下水范文

 郑州一中侯巍 2021-04-06

作文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

材料一:徐悲鸿问马贩:“你这一匹马多少钱?”马贩回答说5000元。徐悲鸿说:“我用我画的马。换你一匹马行吗?”马贩气愤地说:“你这人脑子有病吧,要拿你的纸马换我的真马?!”马贩不知道,那幅画价值6600万!

材料二:有一次,诗人海子在百无聊赖之际随意走进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他对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毫无浪漫情趣的老板抬眼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年轻人:长发凌乱,身材瘦小,落落寡欢,不修边幅,而且说话如此神经兮兮,就以为他脑瓜子是有些毛病的,便嘲讽地回答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别在这儿朗诵。”海子无奈地耸了耸肩膀,默默地走出了餐馆,同时也走进了更深的寂寞。

读了上面的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实际,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例谈故事型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郑州一中  侯巍
这是两则带有哲理的名人故事。
两则(材料作文审题的一般原则是:从不同的材料中找出相同点,即两则材料的交集部分蕴含最佳立意;或者从不同的材料中找出对比点,即两则材料的补集部分蕴含最佳立意。
故事型材料作文审题的一般原则是:抓住故事的主角(如果是寓言故事,则是抓被拟人化的主角),若主角身上有优点、闪光点,便去褒扬之,倡导学习之。若主角身上有缺点和不足就去批判之,引以为戒,便是最佳立意。
哲理类材料作文审题的一般原则是:将材料中现象转化为生活中的“道理,该“道理便是最佳立意,然后再用这个道理去解释、解读更多生活中现象。
从徐悲鸿和海子的角度抓主角,找相似点——
徐悲鸿和海子,一个是誉满天下的国画大师,一个是才华横溢的诗人,然而他们以及他们的作品却不被普通人(马贩和餐馆老板)认识和理解,从这一角度可以延展出的道理是:曲高者,和必寡;师都是寂寞的,想要成为大师也必须耐得住寂寞;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凡夫不可语道,作为大师也没有必要去迎合世俗的观念,力求得到一般人的理解和认可。
从马贩和餐馆老板的角度看(抓次主角,找相似点)——
这两个人,受限于自身的身份和经验,眼光狭隘,不识人,不识货,从而错过了巨大的财富和机会的。从这一角度可以延展出的道理是不做井底之蛙,打破偏见和认知壁垒才能抓住人生进阶的机会,甚至于站在价值链顶端。
从整体来看,从事情结果逆推原因:徐悲鸿用他的画换马贩的马,马贩说他脑子有病;第二海子想在餐馆朗诵他的诗歌换酒喝,而餐馆老板不允许他在这里朗诵。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徐悲鸿和海子没有亮明自己的身份,介绍自己的成就和自己作品的价值,马贩和参观老板也没有询问来者的身份和能力专长,他们互相之间缺少最基本的交流沟通。从这个角度,可以写沟通的重要性。

【名师下水示范】

不要再喧嚣处歌吟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  徐建华
徐悲鸿的旷世名画,在马贩眼中,竟抵不上一匹拉车的劣马;海子在酒馆里朗诵诗歌——说不定就是后来震惊诗坛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是眼中只有“六便士”的凡庸老板,却认为是聒噪扰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这两个故事,道学家习惯于审丑,认为凡夫俗子,狗眼看人低,“时人不识凌云木”;哲理君喜欢烹制心灵鸡汤:生活中不光只有苟且,还应有诗和远方,“面包和水仙花”之类云尔。而我要对徐悲鸿和海子说:无须与世俗讲和,不在喧嚣处歌吟,否则你的声音也会成为喧嚣的一部分(川端康成)。
古来圣贤皆寂寞。智者的孤独是一种常态,卓尔不群,理固宜然。不必理会,不必在意,一腔孤勇,何恤人言?
王杨卢骆,不顾时人“轻薄为文”的哂笑,大力倡导时文革新,最终初唐四杰如'江河万古流“一样不朽 ;梵高出名之前,走到哪里,世人都惊呼“疯子来了!”,但他不愠不怒,而是沉潜斗室,用生命描绘心中的向日葵;李阳在读大学时,全然不顾别人异样的目光,疯狂朗诵,大声呼喊“我必成功”;而就在近期,武汉某高校的朗读社团,在食堂疯狂诵读练胆,也引来惊诧、鄙夷的目光……他们以其孤勇和卓识,将他人的异样目光,酿成照亮前行的月光;将他人的哂笑聒噪,激荡成催人奋进的呐喊。慰我风尘,使自己不惮前行。
“夏虫不可以语冰”,在孤立、世俗的庸常环境中,不必苦苦寻求支持与慰藉,不必与世俗结伴而行。微斯人,一腔孤勇,吾将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人生之旅,如果能遇见志同道合之人,就像海子之于西川,徐悲鸿之于刘海粟,则不妨大声歌吟,为知己者歌吟,互相唱和,何其快意!
北大才子陆步轩,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北大才子到操刀屠夫,这种错位人生,使周围的人大为不解,“群聚而笑之”,甚至家长们常以他作为“读书无用论”的鲜活例证。但他敢于犯笑侮,抗流俗,在喧嚣嘈杂的市井里巷中,以精英知识分子的孤标,以“民以食为天”的朴素良知,经营每一份猪肉,使其贩夫屠夫升华为有理想、有情怀的儒商、大商。“不吾知其亦以兮”,他从不选择与世俗讲和,而是选择与知己握手。终于,遇见北大学长陈生,两位志同道合者倾盖如故,惺惺相惜,结伴而行,成就了一生的事业。
余秋雨说:成熟,是一种不理会哄笑的微笑,是一种停止了向周围求告的大气。是的,这世间本就是一把无情的筛子,晒得少数人出类拔萃,晒得多数人流离失所,微如尘芥。一个人,心之所向,义无反顾,何须与世俗讲和? 
忽然想起儿时爷爷讲过的一则故事:秀才和无赖,因为一道数学题争执不下,于是到衙门理论。公堂之上,无赖硬说“三七二十二”,秀才则坚持己见”三七二十一“,最后请县太爷决断。县太爷大怒,令责打秀才二十大板。秀才不解,县令说:“你也是读书人,明知他是无赖,何必与之计较?”

END


郑州一中名师点评、范写一模作文《利他而生利己,无我而成大我》

从“八省联考”成绩看全国各省高考难度

“科技与隐私”主题作文写作指导+下水范文+考场优秀作文

2021年郑州二检“重视自我”VS“重视外界”辩论稿写作指导及名师下水范文

2021年郑州二检标杆作文11篇

郑州市高一期末统考作文解析与名师下水范文《2021,我们逐梦前行》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思维导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