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对实际应用中的平行度进行阐述,通过对平行度基础知识进行讲解,来透彻的理解平行度。便于设计及实际生产过程中对零件的平行度进行控制。 平行度 平行度是一个表面,中心线/面精确地平行于一个基准。只表示方向,不定位置。平行度是方向公差,这一点需要明确清楚。 平行度可以控制一个表面,中心线、中心面对于基准平行度允许的变化量。 公差带:即基于基准所允许的变化量,可以是两个平行平面或是一个圆柱体。 平行度应用于控制表面或是控制MMC的圆柱体 平行度应用到表面 此时零件的公差带是两个平行于基准平面的平行面;公差带落于尺寸界限内,即平行度的公差需小于尺寸公差。 公差值等于两个平行面的距离;零件表面的所有元素要落在两个平面(公差带)间; 平行度同时控制了特征表面的平面度。 如下图所示,控制表面相对于基准A的平行度为0.1mm,此平行度的公差带为0.1mm的两个平行平面。零件表面的所有元素需落在0.1mm的公差带内。 尺寸大小为21.8~22.2mm,公差为0.4mm,平行度的公差小于尺寸公差。 此表面的平行度间接控制了表面的平面度,表面的平面度的波动需在0.1mm范围内。 ![]() 隐含的平行度 尺寸大小隐含中控制了平行度。但是检测基准不确定,尺寸大小控制的两个面,可以互为基准来控制对方的平行度。此处与基于基准状态下的平行度有很大的差别。 如下图所示,零件两个表面的尺寸大小为20.0~20.4mm,由此可以确定尺寸公差为0.4mm,因为尺寸公差为线性约束,两个表面可以互为基准,若以下表面为基准,上表面的表面元素需在0.4mm内波动,隐含中控制了表面的平行度。若是以上表面为基准,同理可得下表面的约束条件。 ![]() 平行度用到MMC的圆柱FOS 应用在圆柱特征尺寸,采用最大实体原则,主要是为了保证装配功能。 此时零件的公差带是平行于基准面的圆柱;公差值等于圆柱直径,中心线落在圆柱公差内,平行度的公差允许额外公差,公差带的圆柱直径的WCB受影响 采用最大实体原则,平行度测量时检具尺寸固定,大小等于轴套的VC。 如下图所示,圆柱孔基于A基准的平行度公差为0.1mm,尺寸公差为0.4mm,满足平行度小于尺寸公差的要求。圆柱孔的平行度要求采用最大实体原则,故平行度的公差是可以得到补偿的,补偿来源于孔径公差。具体补偿量可以从下图表格中看出。 检具制作时采用最大实体状态制作检测销,当孔径存在波动时,孔径的公差会自动补偿到平行度公差上。 ![]() 加注相切符号的平行度 平行度只要求由被测表面的最高点建立的相切平面落在公差带内; 公差带是两个平行面,加注相切符号后,平行度不控制平面度; 相切面概念也可用于垂直度,倾斜度; 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一般在方向性要求比平面度高时,使用相切进行修整; 间接的平行度控制 位置度、跳动、轮廓度。 间接控制的平行度,不需要单独检测。 当需要标注的平行度度,一定要小于间接控制的平行度度。 合法标注 控制框架里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基准面,基准可以是中心线或是中心面 当平行度用到零件表面不能有MMC,LMC修正符号,用在FOS时可以有。 公差值必须小于间接控制的公差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