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千宠爱在语文

 新用户8489cL9T 2021-04-06

        先摆上李乐萍(俗称“小苹果”)同学的文章,并附旁注:

三千宠爱在语文

        每个人并不真正了解语文的真谛,但他们却愿意宠爱者风情万种的语文。(看样子,爱,的确是不需要理由的!“语文”一词前面附着“风情万种”四字,让我惊呆!天哪,什么样的孩子才能对语文有这种感觉啊?)

宠爱语文的魏晋风流

        《世说新语》描绘了许多魏晋时期发生的事。嵇康即将问斩,仍旧从容不迫地弹奏出一曲流传千古的《广陵散》;淝水之战告捷,谢安面色淡定得与人下棋,棋罢神色依旧不变;孔融拜访李元礼,面对陈韪的刁难,轻描淡写化解难题;钟毓、钟会参见魏文帝,巧妙地以言语应答,且不失尊敬……仅从这些事中,便能看出当时魏晋大家们的风流于恣意——不畏死、不畏败、不畏难、不畏权……他们的精神像一条清流,潺潺地流淌在这喧闹的世间,愿意随着此河流浪的人,恐怕也不在少数。(小标题也让人一惊:“魏晋风流”似乎也不是初中孩子张嘴即来的词语。而里面涉及到的嵇康、谢安、孔融、钟毓兄弟都是当时风流人士。“不畏死、不畏败、不畏难、不畏权”,恰是对前面诸人风骨的概括。这也显示了小苹果独立思考的能力。)

宠爱语文的爱恨情仇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杜甫一生碌碌不得志,却见证了盛唐的兴衰,只能将心中的苦闷经由毛笔宣泄出来;李白天资聪颖,无奈天子心难测,一生流离山河之间,将他的浪漫陶冶得无人能比……世上诗人千千万,真正报效祖国的又有多少,他们的泪水,只能从他们所写的诗篇中窥见了。苏轼惦念了半生的亡妻王弗依然在小轩窗梳妆;唐玄宗心尖上的杨玉环却香魂魄散在马嵬坡……从古至今,真情最是动人,迷醉其中的人,应该多上几伤。(此段主要写语文里的“情”,举了杜甫、李白、苏轼、杨玉环等人的例子,告诉我们“唯有真情最是动人”)

宠爱语文的精思妙想

        语文向我们揭示了许多大道理。朱熹认为只有不断接受鲜活的知识,才能保持大脑的清醒;陆游认为尽管在困境之中,依然会出现一抹生机;杜甫觉得只有站在众山之巅,才会明白众生的渺小;周敦颐认为莲花品质高洁,真正的君子应该像莲花一般清白正直;孟子认为世上的事情都有两面性,因则其优再加以实行……千古以来,这些伟大的文人为我们留下一座座巨大的精神宝藏,想要挖掘并归为己用的人,可真是数也数不清了。(此段主写语文里的“理”。小苹果以初中教材为依托,取了《观书有感》、《望岳》、《爱莲说》、《鱼我所欲也》诸文中的核心思想,将之形象地概括为“精神宝藏”,言简而意赅,令人印象深刻!

        世间哪得三千人,三千宠爱在语文!

师注:

        1.小苹果对语文的评价,没有局限在一隅,而是站在高山之巅。其立足点之高,于同学中少有,所以她能大局着眼:将语文先分为课外的(《世说》)与课内的;课内的又分成“情文”与“理文”两部分。分类标准清晰而合理,足见小苹果行文时大局观既强,又极富条理。这孩子又能从细处入手。文章所举的例子都很恰切,这恰切应该建立在对众多例子熟悉的基础之上,所以用时才能得心应手随手拈来。此文题目很“重”,但乐萍却能“举重若轻”,足见她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及良好的语文素养。

        2.这学期,我又让两个班的孩子人手一册《世说新语》。看了小苹果对“魏晋风流”的感悟,我想这就是我要将这部书继续下去的最好理由。

        3.我不知道评价一个老师的真正成功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但是我看到很多学生因为我而喜欢上语文、并能从语文中得到快乐、并能因语文而更加幸福时,我心已足!

        4.感谢小苹果,祝愿这丫头在一中学得更开心!

        5.世间哪得三千人,三千宠爱在语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