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呵,这个班主任

 新用户8489cL9T 2021-04-06

文:倪旻悦  聂传安


        文章忌平。“平”即情节按线性发展,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了无生趣。解决文章“平”的方法很简单,即要有“转”,逆正常的发展方向而行,给人以出乎意料之感。这样的文章纡迂曲折,富有奇趣。

        古诗中的“转”很多。如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前两句写所见之景,第三句却说“不识”,陡然一转,于是诗也就由写景转到说理。

        学生虽初识“起承转合”,但在文章中会时不时自觉运用,让文章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三班倪旻悦同学的一篇就是这样。

        准备出门,家中洗手间传来一声撕心裂肺的鸡鸣。(暗示起因。似乎是杀鸡?)

        我锁紧了眉头,把跨出门槛的一只脚收回来,扭头看向母亲,“嗯?”我示意母亲去营救它。(在班里我对这一段欣赏很多。“锁紧了眉头”,神态见心理,有担忧,有厌恶;“把跨出门槛的一只脚收回来”,这丫头写作时心太细,能感知到这一小小动作!“扭头看向母亲”,为何不亲自去说?一则时间紧,二则暗示与父亲的关系不好,与下文照应。“嗯”字大妙!此处我就怕喋喋不休:“妈妈,爸爸在杀鸡呢!鸡多可怜啊!鸡也是一条生命啊!你去劝劝老爸吧”等等等等。一个“嗯”字,含尽所有的意义,又见母女间的默契。对此“嗯”字我告诉学生:写长容易,写短太难!)

        可家中恶霸,谁拿他有办法呢?我只好任凭那凄厉的咯咯声刺激我的耳膜。我闪到电梯口,径直走了进去。(“闪”、“径直”都见急于逃离之心。惹不起,还躲不起么?)

        中午回家,见他拎了个箱子回来,我并不关心那是什么,更不愿想到那是个活物待的地方,何况对这个在家用公共汤勺喝汤的人,我早就烦透他了,管他带个黄金还是炸药回来,我都不稀罕。(此段有插叙内容,写出心中怒火。)

        何况他今天在家杀鸡!(旧恨新仇!)

        我属鸡,也很喜欢小动物。虽然也吃鸡,可在家,特别是我在家的时候杀鸡,我忍无可忍!看我这辈子理不理他!(揭示愤怒原因。这是前文“我”所有过激反应的情感背景,必不可少。)

        回到家,我问妈妈:“今晚吃鸡?”老妈说“不是啊,他把鸡还给别人了。”“死的活的?”“活的。”虽然我知道那只鸡的下场不变,得给人吃掉,不过我还是为它可以多活几个小时而开心。我又问:“那它瞎叫唤什么?”“哦,你爸强迫它喝水呢,看它渴的不行了。”(此段即为转。“我”以为老爸杀了鸡,以为晚上要吃鸡。但得知鸡被送人了,并解释了早上鸡鸣的原因。如果此处不转,即为晚上“吃鸡”,即继续生老爸的气,都是意料之中的事,阅读的期待就失去了。此处一转,父亲的形象顿时转变,由“残忍”变为“慈悲”,为下文的“合”铺垫。)

        呵,这个班主任!(这是文章的“合”。初读此句我是一怔,感觉太突兀,然后赞叹不已。前面全写“父亲”,此处落为“班主任”,实是因为旻悦老爸是我同行,又与我同一身份。班主任者,哪个不是外表看似凶残无比骨子里却有无限爱心的人?)

        小丫头知道真相后,张嘴就蹦出一句“呵,这个班主任”,味道十足。十足味道中,有六分夸赞,但也似有四分调侃,让我们仿佛看到那丫头那时那刻脸上古怪、奇特的表情!

        那丰富的内容,就留给她老爸去慢慢品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