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和张仪的互怼史

 新用户8489cL9T 2021-04-06

孟子像

文:谢博宇  聂传安


        很多孩子写作都有自己的偏好,如选材、语言、表达方式、关注点等多有不同。如有的爱写家事,有的爱写国事;有的细腻,有的粗犷;有的爱记叙,有的爱议论;有的爱写自我,有的爱写他人。

        对,还有绝大多数人爱写今,极少数人爱写古。

        三班谢博宇同学就是那极少数中的一个:他太爱历史了,于是常常把周记这个语文战场当成他展示历史风采的宝地。

        某一天,我们学了孟子的两段文字,其中一段是孟子与景春的对话。

        其后的某一天,博宇交来周记,其中一篇的题目就是《孟子和张仪的互怼史》。哇,写得真有意思!

        读《孟子》二章。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成大丈夫哉?一怒而使诸侯惧,安居而使天下熄。”

        然后孟子想都没想,直接怼回:“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吧啦吧啦一大堆。

        估计景春是一脸懵逼,内心不断吐槽:“这人不会是吃错药了吧,不就问个问题吗,至于发那么大火。”当然,他不会当面质疑孟子,反而还点头哈腰:“是是是,您老说的都对。”

        这就扯出了张仪和孟子之间的互怼史。

        时间追溯到二十多年前,孟子还是一位四十岁的中年男子,这是他第一次来到魏国大梁,手上拿着魏惠王的邀请函,带领众多弟子蹭吃蹭喝,当然,免不了讲讲人生大道理,但是孟子的话却是如此之动听,整个学宫的人都呼呼大睡,但这时,还有一个人还在认真听讲,这便是昨晚喝咖啡睡不着的张仪,张仪本想去大街上买东西,但被人山人海的学子推进了学宫,还要听孟子在那讲废话,外面又有人在把守,完全出不去,只好听孟子讲仁义,突然孟子话锋一转:“其中啊,最搞笑的还是张仪苏秦的那个纵横家了,一天到晚只会揣摩君主心思,真乃妾妇之道也。”

        张仪挠了挠头:“好像有哪里不对,这,不是在骂我么?”

        但张仪十分淡定,他站了起来,一本正经的说:“鲁国有娼妇,没有人要她,四五十岁,人老珠黄,却依旧处子之身,于是倚门旷怨,每见美貌少妇过街,便恶言秽语相加,以泄心头积怨。这叫做娼妇处子之怨毒。”

        这一下把孟子气得不轻,指着张仪:“你,你,你……”

        然后,张仪被暴打了一顿,又被赶出了魏国。

        张仪内心那个冤屈啊:“我买个东西也有错?”然后,张仪颠沛流离,来到了秦国,一步一个脚印,做大做强,成功从屌丝逆袭成秦国副CEO,深受CEO秦惠王嬴驷的信赖。

        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张仪凭借着自己的利口,游走于六国之间,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孟子在怼纵横家时,又碰到了张仪在场。这时,苏秦已经去世,他带领的燕国走向富强,但被孟子说为奸佞当道,庶民倒悬,又说了一大堆话亵渎苏秦,当被问及如何治理天下时,孟子又微微皱起了眉头,苍老的语调分外矜持:“上智但言大道。微末之技,利害之术,惟苏秦、张仪纵横者流所追逐也,孟轲不屑为之。”

        张仪的小宇宙终于爆发,怒怼孟子,孟子无言以对,喷出一口老血,被他的弟子们搀扶着落魄而归。

        再过了几年,张仪退隐归山。景春十分敬佩张仪,但又不知道张仪和孟子之间的往事,反而兴冲冲地跑去问孟子,孟子自然是十分生气,于是,就有了孟子的“富贵不能淫”。

        没想到怼天怼地的孟子也有被怼的时候。

        自古文史不分家。所以我这个语文老师看到博宇借着语文的地去种历史的庄稼,也只是睁只眼闭只眼,由他去折腾。我总是想:若干年后,这个博宇同学说不定就会成为写《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