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恨你颜值满满,才华也满满

 新用户8489cL9T 2021-04-06

文:叶嘉旭  聂传安


        学语文,忌局限于课本。虽说老师讲课时也可能会有补充,但如果学生能自主去探寻更多的与课文相关的东西,则会开阔视野开,丰富思想。

        前些天胡楚进同学因为《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而感慨秦国的不易,而10班叶嘉旭学完那篇课文后,去做了一个有益的查找。

        这周我学了《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初三下的文章提前到初三上来学)

        这篇课文挺好玩的,讲一个叫邹忌的人不断地叫人评价是他美还是是城北徐公美。周围的人都说他美,但等徐公来了他才自觉不如徐公美。他由自己受到蒙蔽的处境推及到国君的处境,使国君齐威王茅塞顿开,开张圣听,走上了强国之路。(用现代语文非常简洁明了地概括了原文)

        但我这周查找资料时,也发现了件有趣的事:一个叫驺(zōu)忌的人,也做了番类似的事。(我最欣赏的是“我这周查找资料”一句。学课文,查找与语文相关的资料以拓展、延伸,难得。网络对于孩子来是不是洪水猛兽,就在于你在网上做什么)

        齐威王即位后,自恃国富民足兵强马壮而不理国政。韩、赵、鲁、魏四国屡屡起兵侵犯,齐国军队屡战屡败,但齐威王依然纵情声色,我行我素。(联系课文威王纳谏后“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即可见前后反差之大)

        一天,一个自称驺忌的齐国人,说善于弹琴,想为齐威王演奏一曲。齐威王赶紧请他进来,静等美妙的乐曲。(于身份而言,威王可是有点偏科啊,明明学政治的,偏偏喜好艺考)

        可是,驺忌却把手不慌不忙地放到琴弦上,开始讲起了琴理:“琴的五根弦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大弦为君,小弦为臣,各弦再以宫、商、角、徵、羽为调,弹奏出君臣配合、文武协调的曲子来。”(咋听着与“导师的壮美与师娘的优雅”相似?)

        齐威王假装听懂的样子,并请驺忌弹一曲。(是啊,说起来头头是道,那就弹一弹呗)

        驺忌不鸟他,继续说:“我以弹琴为业,您以治国为业。您现在居王位而不治国,跟我抚琴不弹有什么区别?我不弹琴你不高兴,可您不治国家如何能让齐国的百姓高兴呢?”(这道理类比得……让傻瓜也豁然开朗啊)

        齐威王终于恍然大悟,从此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这就是小叶同学的调皮了,把诸葛亮给刘禅的三个建议搬到这儿来了)

        驺忌,名字同音,同样是齐威王,同样善于进谏,不出意外的话,这两个十有八九是同一个人了。(查有关资料,的确是同一个人)

        如此看来,邹忌确实是真有本事,和城北徐公比美进谏那次还有可能是他好运有了灵感。但这次他还只是个平民就能以弹琴之事进谏。(居然能以差别极大的身份进谏同一个人)

        唉,上天如此不公,给予邹忌如此高的才华,又给予他仅次于徐公的美貌……(我看小叶同学二者皆有,未来可期啊)

        学完课文,能主动去搜寻相关资料,让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更全面更细致,也让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扩充,嘉旭这种行为值得称赞。

        早就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太多爱看书的人语文成绩自然好的例子,无非都是在提醒我们“喜欢”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道理极为简单,但现实中,难啊!

        附:查百度:1、邹忌(约前385年前319年),一作“驺忌”,尊称“驺子”,战国时期齐国人。2、《邹忌说琴谏齐王》选自《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