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才要配你的位(另一则)

 新用户8489cL9T 2021-04-06

文:聂传安


1

        读《杜甫传》中的“杜甫简谱”:

        五十九岁,大历五年,春,仍泊舟潭州(长沙)。作《江南逢李龟年》。

        我忍不住惊叫了一声:“天哪!”

        此时杜甫贫困潦倒,疾病缠身,仍不得已带着一家八口在江湖上漂泊。他在长沙遇到了李龟年,想到自己四十五年前就在洛阳岐王李范、秘书监崔涤(崔九)处多次听这位著名音乐家的歌,抚今追昔,慨叹万千,于是提笔写道: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那年冬天,杜甫风疾愈加严重,半身偏枯,卧床不起,最后油尽灯枯于江上一叶小舟中,葬于湖南小城平江。

        现在明白,最后一句的“落花时节”岂止是暮春,更是自己的生命尽头!

        二人相见的欢愉仅是生命的回光返照。

        于是心猛地一沉,一痛!

2

        读司马光的《涑水记闻》。

        太祖尝谓秦王侍讲曰:“帝王之子,当务读经书,知治乱之大体,不必学作文章,无所用也。”

        宋太祖赵匡胤对四子赵德芳(秦王,即传说中的八贤王)的侍讲说:“你给我家孩子只多教如何治国的经书即可,别教如何写文章,那都是些没什么用的东西。”

        估计赵匡胤说这话时,脑子里一定浮现出了李煜的那张“问君能有几多愁”的脸。

        曾是一国之君的李煜,现在正是他的阶下囚。

        还是《涑水记闻》,记录了李煜被俘时的一个细节。

        金陵被赵匡胤的大将曹彬带兵所困,李煜请降。曹彬宽厚,给李煜五百人,让他把宫中喜欢的珍宝金帛随意取走,并说:“这些东西明天都充公了,你不取再也得不到了。”不过刚刚丢掉江山的李煜此时无比忧愤,无意于财,所取无多。

        降宋不久,李煜写下“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历代帝王之中,文才能超过李煜的,估计没有。

        但他的确不是一个成功的皇帝。

        赵匡胤之所以说文章“无所用也”,其实他明白:不同位子需要不同的才。

        文人,饮酒赋诗自然可以,但帝王,必须“知治乱之大体”。

        也就是说,你的才一定要适合你的位。

        所以很多时候看到书中说某个文人因不被朝廷重用而叹“怀才不遇”时,我就想:你这个文人到底想要什么样的“遇”?假如给了你那个“遇”,你真的能做好么?

        要知道,李煜怀有无与伦比之“才”,更有众人难寻的“遇”,

        结果呢?

        所以,特朗普同志,你当个成功的人也就行了,何必去当什么总统呢?

看完请点击下右“在看”,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