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令人神往的“细腰城”

 新用户8489cL9T 2021-04-06

文:聂传安


        闲时读司马光的《涑水记闻》,突然看到“细腰城”三字,不由一呆!

        由“细腰”二字,首先想到“楚王好细腰”之典。

        此典告诉我们,楚王首先爱的是细腰男人。

        《墨子·兼爱中》记载: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大意是:楚灵王喜欢男子有纤细的腰身,所以朝中大臣,每天都是吃一顿饭用来节制自己的腰身。每天起床后,先深深息气,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站起来。等到第二年,满朝官员脸色都是黑黄黑黄的了。(可见细腰有风险,减肥需谨慎

        真不知楚王是啥口味,也不知他手下武将的小腰是不是也仅如碗口般粗细。

        当然,楚王也有正常的时候,他也爱细腰女子。

        楚王曾建一离宫,名章华宫,他特别喜欢细腰女子在宫内轻歌漫舞。不少宫女为求媚于王,少食忍饿,以求细腰,故章华宫亦称“细腰宫”。

        所以宋词人周邦彦在《解语花》中才会有这样的句子:

        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

        即使楚王的“细腰”朋友圈里大有男人在,但任何一个正常的人看到“细腰”二字,一定会想到女性,如能在掌上起舞的赵飞燕……

        但是,“细腰”后面加上一个“城”字,风格顿时大变。

        城,坚固,高大,险峻,静默,战争……

        似乎全是男人气质。

        所以,当这两个性别迥异的词硬生生地靠在一起的时候,我当时不由地一呆!

        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城?这里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

        看《宋史》和《涑水记闻》,我知道这座城与一位名叫种世衡的人有关。(种,作姓氏时读作chóng

        《宋史》道:

        范仲淹檄令与蒋偕筑细腰城,世衡时卧病,即起,将所部甲士昼夜兴筑,城成而卒。

        原来,当年范仲淹以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身份宣抚陕西时,命令种世衡与蒋偕二人筑细腰城。种世衡当时卧病在床,得令后马上起身,带领部卒昼夜板筑,城筑好人即去世。

        于是我又想看看这个种世衡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涑水记闻》里写得很详细。

        他是宋朝大儒种放的侄子。当他的兄弟要分家产时,他不要财物,只要图书。

        后来为官。西边用事,守备不足。种世衡建议重筑延安东北二百里处的已废弃的宽州城。朝廷便命他负责此事。西夏军队多次骚扰,种世衡且战且修城。城中无水,种世衡下令挖井,挖到一百五十尺后遇到大石头,石工们说凿不下去了。大家都知道城中如果无水则不可守。种世衡说:“地下怎么可能没有水呢?”于是下令继续往下凿,凿一筐石屑得百钱。凿过几重石头,泉水大发,“既清且甘,城中牛马皆足”,此城于是被皇帝赐名“青涧城”。

        清涧,又是一个如此迷人的名字!

        种世衡绝对是个“提高学生成绩”的高手。

        青涧城靠近敌境,兵少粮寡,守备单弱。于是世衡教所有人——包括僧道妇人——练习射箭。他以银子为箭靶,谁射中就给他。后来射中者越来越多时,他不减轻银子的重量而增加银子的厚度,使得银靶子越来越小。有时徭役之地有好有坏,他让服徭者射箭,射中者就到好地方去。有人犯了错误,也让他射箭,射中了就释放。于是青涧城里个个都是小李广。另外种世衡又体恤兵民、善于蓄粮,于是数年来敌人不敢近境。

        因为种世衡有出色的军政才能,范仲淹巡边时,令世衡再镇所属羌人多怀二心的环州城(今甘肃庆阳环县),再筑细腰城。

        在环州与原州(今宁夏固原市)之间,所属羌人有三家最大,骄横狡猾,“抚之则骄不可制,攻之则险不可入”,深为原州之患。其北有两条河,通向西夏。二河之间,有古之细腰城。

        由是我猜测:因为两河蜿蜒,在某处相互靠近,形成“细腰”,于之筑城,名为“细腰城”!

        戍边辛苦!一群远离家乡的征人——其中绝大部分没读过书,主动或是被迫,来到此地。他们在城修好之后,不知是其中的谁,当时灵光一闪,将此城名之为“细腰”,霎时间将无限的柔美镌刻在无限的苍凉之上。

        这是对曾经美好的回味,还是对未来的幸福憧憬?

        不管怎样,在一千年前,在西北边塞,细腰城,闪亮登场!

        庆历四年(记得《岳阳楼记》的第一句“庆历四年春”么),范仲淹巡陕西,命种世衡与原州的蒋偕“共城之”。

        因此城与西夏太近,为防干扰,种世衡先派人忽悠敌人,让他们没来得及出兵。而他则以钱招募战士,昼夜以板筑城(还记得“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版筑”么),数月而成。然后他召集羌人三姓酋长,说官筑此城,帮你们来御寇。三大酋长见筑城出其不意,又见援路已绝,于是彻底臣服于宋。

        于是,这个“细腰”,成了抗击西夏侵犯的硬骨头。

        筑城前种世衡已卧病,城筑好不久,就因病而去。

        《宋史》说:“及卒,羌酋朝夕临者数日,青涧及环人皆画像祠之。”羌人哭他,所有他曾待过的地方的百姓贴他的画像纪念他。

        范仲淹称种世衡:“国之劳臣也。

        欧阳修说:“臣伏见兵兴以来,所得边将,惟狄青、种世衡二人,其忠勇材武,不可与张亢、滕宗谅一例待之。”(夸种世衡时顺便贬了贬滕子京(宗谅)

        《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郑屠前大骂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

        这个老种经略相公,正是种世衡的孙子、御夏抗金名将种师道。师道去世二年,北宋灭亡。

        后来细腰城于史书上露面甚少。但这个名字以及它背后的故事,依然让人神往!

        附:广州的小蛮腰却也极像细腰,广州,有朝一日会不会也会别称为“细腰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