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顿的初版《原理》,曾被拍出370万美元的高价,现又找到200多本

 半边黑桃 2021-04-06

牛顿的《原理》,被认为是科学界的经典之作

科学家艾萨克·牛顿,于1687年出版的科学理论的先驱著作《自然哲学数学原理》,也被称为《原理》一书,一直被认为是科学界的经典。这本书由拉丁文著成,其中牛顿三大定律更是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石,同时它还解释了引力与行星轨道之间的关系。

史上最贵的一本科学著作

20世纪的时候,全世界已知的第一版本书籍只有189本,并且在2016年,《原理》一书还被拍出了370万美元的高价,这也是科学书籍印刷版的最高价格。曾经在1953年对《原理》一书进行过一次人口普查,当时在16个国家里,共找到189本书。但在最新一次的调查中,研究人员又找到了数百本失传已久的书籍,最终在27个国家总共找到了387本。

筛查副本,以确认书籍总数量的准确性

2012年和2013年,研究人员对《原理》的副本进行了筛查,通过梳理记录,搜索图书馆的数据库,同时与图书馆方面进行沟通,以确认这些书籍是否属实初版,而不是复制品,以此来确认书籍总数量的准确性。

第一调查存在差异的原因

第一次的人口普查之所以没有调查清楚,是因为印象中感觉很少会有人购买这本书,所以预估只出版了250本左右,但经过最新的普查后,研究人员预估可能会出版了750本左右,所以还有近一半的书没有找到。

后续调查的困难

尽管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近400本,但可能还有数百本有待发现,并且其中有一些书籍更是无法查询,比如牛顿送给他同事的,还有寄给荷兰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的等等,根本就无从查询。还有图书馆中大量的抄本以及很多书都被私人收藏,这些藏家是最难以追查的,因为大多数藏家都是私人收藏家,他们不希望公开身份,所以以上种种因素都增加了后续调查的难度。

调查中发现的趣事

在这次普查调研中,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很有意思的事情,他们发现许多书籍的原主人不仅仅是阅读,而是边阅读边在空白处做笔记和备注,其中一些读者在做笔记时把重点放在了运动定律上,而另一些人则更关注牛顿的彗星理论或万有引力理论。这些潦草的字迹也证明了这本科学巨著还是很受欢迎的,并非只有极少数专业数学家读过它。尽管这本科学巨著晦涩难懂,但读者要远比想象中多。

还有另外一件趣事,也是在这次调研中发现的。当时,牛顿的《原理》一书出版后,德国数学家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写了几篇论文来反驳牛顿的成就,而且还声称《原理》一书不值得一看,但实际上,莱布尼茨却藏有一本《原理》的副本。其实也可以理解这位德国数学家的心情,他和牛顿这位旷世奇才同处一个年代,难免会心生妒忌,这也算是人之常情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