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了让刚入园的宝宝不再恐惧睡觉,我们制定了这样的计划

 亲子学乐 2021-04-06

孩子刚上幼儿园的那会,每晚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就开始有各种事情。

一会要上厕所,一会要喝水,一会要看书,一会要做游戏,一会要拉窗帘,一会要关窗户,总之就是不睡觉;

甚至在安静的睡了三到五分钟之后,还会起床,又重复的去上厕所、喝水或者玩游戏。

直到把我弄得怒火中烧,不得不用强制性的手段,强迫她睡觉。

大概这样过了两天,我发现她对睡觉有种恐惧感,一到睡觉时间,她就开始找各种理由不睡觉。

这才让我开始思考: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让孩子准时睡觉真的很难吗?

就这个问题,我先站在她的角度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

是幼儿园每天中午午睡时间是两个半小时,而她之前在家的午睡时间是一个半小时,所以午觉增加时间一小时。

2

是她刚去上幼儿园,每天回家,感觉和爸爸妈妈呆的时间很短,她想更多的亲近爸爸妈妈,还未完全适应幼儿园新环境。

3

是当她躺在床上,真的无法入睡时,她的心里认定睡觉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不睡觉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4

是她开始长大,时间和行为上,需要有一个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做了如下调整:

01

是召开小小家庭会议,让孩子参与建立家庭日常惯例,体会到家庭条理和秩序。

制定了一张睡前事情惯例清单,包括收拾玩具、洗漱、换睡衣、选择第二天的衣服、上厕所、讲故事、互道晚安。

并和孩子商议,几点开始按照惯例清单执行。孩子定在9点开始,我们也给予肯定并敲定时间和内容。

2

是父母专注参与和投入。

开始做睡前事情,父母中至少有一位是专注陪着孩子,在做事情的同时,陪她聊天,了解她的想法,倾听她的意见,并积极的问她,下一项我们该做什么?

当孩子感觉到赋予权利时,会很愉快的做完这些事情。

3

是懂得温和而坚定的对待孩子。

当孩子睡下后,再一次想起身,或者已经下床再一次玩玩具时,我们面带微笑,温和而坚定的拉着孩子的手,再一次带她回到床上,不和她争论,只是再一次互道晚安,并且亲吻她。

4

是在日常生活中,延长了锻炼身体的时间。

在每周活动中,增加了户外运动的时间。

孩子睡不着或者不想睡,多半是因为精力旺盛,当我们增加她游泳、跑步和做运动的时间后,当我们经常陪她做各种健身操以后,她的睡眠质量明显的有所改善。

对于按时睡觉的调整是个小事情,但是背后,涉及到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权力游戏。

当家长做出强制性措施来强制睡觉,孩子强压之下看似听话,实则容易起逆反心理;

当家长做出让步,让孩子可以为所欲为,长期下去,孩子会得到自己的要求总能得到满足的印象。

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孩子的情绪会很容易失控。

在按时睡觉这件事情上,父母起到关键作用。

在孩子睡前和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爱,并且要用温和而坚定的力量。

在孩子无法入睡时,让孩子体会到自己能够经受住失望,并能保持快乐,从而促进孩子的成长和自立。

投稿请至:yizhang@chapterculture.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