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陪读妈妈考取教师资格证, 原来正确的陪读方式是这样的

 亲子学乐 2021-04-06

Your Children Deserve the Best Home Education

文|梁小小           编辑|Star

最近,网传一位陪读妈妈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故事。

这位妈妈叫李姜华来自江苏丹阳,她说:“每天陪女儿做作业的时候,自己也捧一本书来看,陪女儿学习的过程中自己也学习。”

李姜华坦言,自己不想成为家长中的“教育督导”,她愿意理解和配合老师教好女儿的学习,她更愿意把陪读的过程变成自己的一种收获。

这位妈妈说:

“刚开始自己和许多妈妈一样,从孩子开始入园到上学,就迎来了焦虑和烦恼。但是,焦虑对自己对孩子都没有好处,为了把辅导作业的负能量化掉,一时激愤就去考了个教师证,注册下来还有点小激动。因为就算所有课程一次性通过也需要两年时间,鬼知道我中间经历了什么,算是个励志妈妈吗?”

这位妈妈的行为不仅励志,而且还鼓舞了大量陪读妈妈的心。

一直以来,我们以为陪读辅导作业就是坐在孩子旁边看着、守着、盯着以及在孩子不会的时候,教教孩子,却不知其实陪读的另一种方式,是自己跟孩子一起学习。

我儿子班长有位家长也经常向我抱怨:“辅导作业自己都快要被气死了,一张卷子发下来,错了很多,问他这么简单的你为什么不会?”

孩子却说:“有本事你会啊,你还是也不会。”

在孩子的心中其实有杆秤,孩子自己会掂量父母的学习到底怎么样。不是说家长向孩子灌输我曾经的成绩如何如何好就可以把孩子唬住的。

今天的教育方式和难度,比起很多家长小时候要大很多倍,很多时候,家长连一年级的题都不会做。

时常可以看见研究生家长上网求助这题怎么做的事,这种事情不是个例,可以说是很大一部分家长的现状。

为了辅导作业,很多家长不得不跟孩子一起学习,但是,大多数时候,都是学习孩子的东西。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改变一下,找到属于自己学习成长的办法,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实力。

体现家长实力的最好方式是,爸爸妈妈不止可以做好工作,辅导好作业,还可以一路升级打怪。

我有位朋友,从孩子上一年级就陪孩子没有上班。

这中间的8年多时间,她一共考了5个证件,二级建造师、一级建造师、注册建造师等。

她说:“孩子上学我就在家看书,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就跟孩子一起学习,一边陪孩子一边考证,不知不觉就这样一路考了下来。”

这些年,她不用上班每月证件挂靠都能有不错的收入。丰厚的回报是她自己努力成长的结果。

如果她不努力学习,只是停留在陪孩子写作业这个固化的模式中,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朋友说,她最近打算去上班,虽然她多年来都没有上班,但是因为她有底气,有能力,向她抛出橄榄枝的单位有很多,她从容选择了一家待遇好,离家近的工作。

如果不是一直在成长,一个年近40岁,8年都没有上班的女人几乎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所以,把陪孩子写作业的过程换成自己的成长,才是美好的,甜蜜的。

而一味停留在孩子的学习上,只会让自己着急上火,甚至抓狂不已。那是因为,我们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没有找到让自己发力的地方。

父母把精力全部倾注在一个弱小的孩子身上,其实,可曾想过孩子的感受?

对于孩子来说,他当然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他也想努力学习考个好成绩。但是,父母给予孩子的压力总是超过孩子自己给自己设定的界限。于是,父母心急如焚,垂头丧气。

如果换一种方式,把发力点用在自己身上,给自己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与孩子一起成长,应该是转移焦点,释放压力的有效方式。

而且,一旦有了自己的事情,与孩子一起学习,孩子好像就是战友,并肩作战的快乐一定会胜过居高临下的指导。

真正有效地陪读是与孩子一起战斗,共同成长。

同事张姐的孩子今年中考,考的成绩还不错。

她孩子小时候比较调皮,成绩不上不下,把张姐急坏了。张姐两口子都是高材生,从小学习成绩优异,见到自己的孩子成绩这样,怎么也接受不了。

于是,张姐每天准点下班,回家把孩子管的死死的,守在孩子旁边看着做作业。

一旦孩子有一点不会做,张姐冲口而出:“怎么这么简单你都不会,你上课在干什么?”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声音,孩子的头上又被敲了一下。

孩子委屈的眼里噙着泪,手上的字写得更差了。于是,孩子被迫擦了重新写,这样一番折腾下来,孩子睡觉的时间晚,第二天起来无精打采,更加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张姐在这种状态下,身心俱疲,不久还得了乳腺增生。

后来,张姐思考这种方式长期下去肯定不行。正好单位有个项目急需人领头,张姐想,光看着孩子也没有用,不如自己成长起来才是正事。

张姐主动接过项目,与孩子商量,如果自己把这个项目做好,那孩子也要努力学习,争取两个人同时进步,一起赢得收获。

孩子开心地答应了这个要求,晚上回家,孩子做作业,张姐就看书学习充电。

遇到不懂的问题,孩子主动问妈妈,因为有了着力点,心里就不再慌张,面对孩子的错误,张姐不再像以前那样怒气冲天。

最后,孩子的成绩提高了,张姐的项目也完成了,母子俩的心也连得更紧了。

父母跟孩子一起学习成长,不仅可以改变自己,可以改变孩子,最重要的是能重塑孩子和父母的感情。

每天,俩人一起学习的过程胜似同学,却比同学更深,当一起赢得收获,他会把这种收获分一部分给父母,认为是父母的功劳。于是,情感的纽带就会不自觉地加强。

有父母努力成长的榜样摆在眼前,孩子才会感到学习的重要性,才会领悟到学习的意义,这种方式比任何口头上地说教都来得更明确,更有效。

一起成长的过程成全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和孩子的感情。

知乎上,关于陪孩子写作业的提问五花八门,大多都是倾诉陪孩子写作业的过程太累太无奈。

其实,换一种方式陪孩子写作业,也许才是正确的办法,或者换一种想法来面对作业,也许就会不一样。

陪孩子写作业,首先“陪”这个字表达的意思是陪伴,从旁协助。

如果换一个字是不是意思就全变了,比如换成:一起写作业,共同学习;换一个词,就是从心里把自己融进去,而不是把孩子单独放在作业面前。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框架效应,就是说因为换了框架,尽管里面的内容一样,但是因为框架带来的变化,则效果就不一样。

写作业这件事是同样的道理,换一个思维,转变自己,用一起成长的方式与孩子共同面对,就是换一框架来面对作业这件事。

正确的辅导作业不只是“陪”,还要与孩子一起做自己的事,共同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