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原生家庭,这是最颠覆你认知的文章|干货

 亲子学乐 2021-04-06

作者|深井冰蓝  编辑|豆爸

“原生家庭”这个词是近年来反复被人们所讨论的,它好似一个筐,什么都能装。

朋友小杨,自己的孩子都上小学了,可每当谈及自己的原生家庭时,气便不打一处来。

她说自己性格胆小,在单位干了那么多年也没能升职,就是因为自己糟糕的“原生家庭”才导致她现在的诸多不顺。

所以她坚持认为,自己的孩子一定不能再有这样的“原生家庭”了,她说自己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人格”健全的人。

相信在“原生家庭”理论流行的当下,像小杨这样的家长绝对不在少数,他们坚信一个孩子人格的形成是来自于父母,而成年后之所以性格不好、事业失败就是因为自己没有一个好的“原生家庭”。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01
原生家庭的影响没那么大

一个人的皮肤颜色、头发卷直等,我们都知道是因为遗传;但一个人是外向还是内向、合群还是孤僻、坚韧还是懦弱等心理品质,我们却常把其归为父母对子女教育的结果,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关于人格的研究,人格心理学家们常采用三种方法:家族史或家谱法、双生子研究和收养研究。

不管是哪种方法,无一例外的,研究结果都表明:遗传对于一个人的人格贡献率是非常高的。

其中最具盛名的就是关于同卵双生子的研究(生物学认为同卵双生子具有完全一致的遗传结构)。

早在1979年,明尼苏达大学的心理学研究者托马斯·鲍查德等人就开始寻找那些早年分离、成长环境不同,直到成年后才相聚的同卵双胞胎。

他们联系到了56对被分开养育的同卵双生子,分别对每对双胞胎进行了人格特质、能力倾向、职业兴趣、家庭背景、智力等一系列情况的评估,结果惊讶地发现: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特质的人(即同卵双生子),虽然是分开抚养且生活背景大相径庭,但是在他们长大成人后,不仅外表高度相似,就连其基本的心理和人格也存在惊人的一致性。

比如,在心理学史上,众多双生子研究中就有这么一例有趣的实验。

同样是同卵双生子L与S,他们在出生后就被分开,送到不同的家庭环境进行抚养,两人直到39年后才重逢,但是人们却惊讶地发现:

他们两人的身高都是6尺,体重都是180磅,两人长相相同,都经历了两次婚姻,他们的第一任妻子都叫Linda,第二任妻子都叫Betty,另外他们都喜欢抽salem牌的香烟,都喜欢喝miller lite啤酒.....

类似于这样的双生子研究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在表明遗传对我们“人格”的影响,但是遗传到底对我们人格的影响有多大呢?

其实,在生物学与心理学之间还存在一道桥梁,这个桥梁就是行为遗传学,行为遗传学家研究表明:遗传对于一个人的人格贡献占比高达40%。几乎快到了一半。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剩下的60%环境因素都可以认为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呢?事实上,人格心理学家又把环境因素细分为:共享环境与非共享环境。

所谓共享环境,即比如多子女家庭里,你与你的兄弟姐们共同所处的环境,你们拥有一样的父母,相同的家庭氛围,相同的家庭经济背景等。

而所谓的非共享环境则是指那些你个人独有的经历与体验,比如姐妹俩同样是在一所学校读书但所在的班级、同学、老师却有可能不同。

在共享环境与非共享环境对人格的贡献排名里,人格学家将非共享环境列为第一,即非共享环境对一个人的人格贡献率比共享环境要大。

而我们常说的原生家庭则是列属于共享环境,据此,单单就原生家庭而言,它对人格的形成并不起主要作用。

02
为什么大家都热衷声讨原生家庭?

但凡对DSM-V(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有所了解的人会发现,里面收录的关于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创伤,其实是那种非常暴力和可怕的虐待,而对于多数家庭而言,父母还不至于坏到如此地步。

但即便如此,也依然无法阻止原生家庭理论的流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最近一期的《世纪大讲堂》邀请了北大心理学博士、咨询师李松蔚,他就此问题解释道: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在用症状进行沟通,我遇到很多成年人,他们在我看来是蛮成功,蛮有能力的。

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又会继续去保留他的很多症状,我在心里面会对他进行另一种解释,我并不认为说他是因为经历了原生家庭,所以到现在为止他都没有办法去摆脱那一切。

我会认为其实他现在去使用那些症状,是他想要用这些症状去跟他的父母沟通,去喊话。可能他最想大声喊出来的就是“你们伤害了我,你们要认错,你们要接受。”

在李松蔚看来,人们过多地看重原生家庭对自己的负面影响而却极少思考原生家庭对我们正面积极的影响,他还认为,其实每一种症状都可以将其视作资源。

比如前不久大火的《都挺好》,主角苏明玉的童年那可不是“都挺好”而是“真挺惨”,但就这样糟糕的原生家庭,苏明玉在受了许多心理创伤的情景下,却成了三个孩子里发展得最好的那一个。

这让我们看到了,不同人在面对原生家庭创伤时所作出的反应是不同的,有的人会向内攻击自己,于是愤懑、抑郁;而有的人则是将这种创伤转化为极大的动力。

但问题也就在此,那些成年后依然保留原生家庭症状的人,他们不是不能摆脱,按李松蔚的话来说,他们宁可带着这些症状生活,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为自己过去遭受的很多不幸或者痛苦赋予一个意义。

否则,好像就是自己原谅了父母,好像父母对自己做过很多糟糕的事情,然后现在自己也成长得挺好,然后父母就会说:“诶,你看我们当时的教育方法也没那么失败,因为你现在还挺成功的啊。”

他们没办法用语言去表达他们的愤怒,或者表达了没有用,又或者父母根本听不见,所以他们需要这个症状,去沟通、去交流。

03
真的存在完美童年吗?

当我们在诉诸原生家庭之痛,声讨“父母皆祸害”时,很多人时常悲叹为何自己没有遇到一对好父母,没有出生在一个善解人意的家庭,就像只要没有了这些缺陷,完美童年就一定会发展出一个完美成年。

然而美国心理学家Lori Gottlieb在临床上却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他们拥有过度体贴的父母,从小就接受正确的养育,可是长大以后却依然十分焦虑与空虚。

在Lori Gottlieb的众多个案里,她发现许多病人不仅拥有坚实的友情、亲密平等的家庭,而且家族里也没有抑郁症的病史,但病人却自述:感觉就是不快活。同时令人费解的是,很多病人竟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对什么不满。

起初Lori Gottlieb十分困惑,因为这些案例里没有漠不关心的父亲,也没有爱贬低人的母亲,更没有其他糟糕的养育者,直到后来Lori Gottlieb才意识到:完美的童年其实反而会剥夺孩子成年后的幸福感。也即:完美童年其实也是一种创伤。

与之巧合的是在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里,科胡特本人曾就提出“恰好的挫折”一说法。

科胡特认为在儿童发展期间除了需要被理解,同时也需要恰好的挫折,这是基本的社会结构和一个个体建立的过程。

在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里,会认为:若是一个孩子从婴儿到成人,期间被过度养育,也即拥有所谓的“完美童年、无挫折童年”,会致使其在成年后更容易产生创伤,甚至于自体碎裂。

科胡特认为,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恰好的挫折”是十分必要的,失败但非创伤性的自体经验是自体适应结构的良好补充,也是自体发展出适应于生活的能力的重要途径。

至此,你还期待完美的童年、完美的原生家庭吗?

04
原生家庭理论的意义

当我们今天在讨论原生家庭时,我们会发现这里的群体多是偏年轻的成人,他们总是不管自己成功与否,但只要是现阶段自己身上那些负面的东西,就会都归因于自己的原生家庭,给人一种故意甩锅之感。

其实,这种归因方式恰好对应了《社会心理学》上“自我服务偏差”的概念。

在心理学家韦纳的归因研究里,他发现人们总是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他人以及外界的因素。

联系当下火热的原生家庭理论,再结合这种错误的归因,就极易导致人们对生命绝对论的坚持,而忽略了人生的有限与无常。

关于原生家庭理论,还值得一提的是,在正统科学实证心理学教材里几乎见不到“原生家庭”的字样,更多的则是使用“家庭教养方式”一词。

事实上原生家庭理论更多的是,在以现象学为基础的咨询领域,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古典精神分析流派,过分看重一个孩子童年的意义,认为一个人的一生早就在童年期被决定了,这种理念带有极强的宿命论和决定论色彩,也就决定了古典的精神分析是一种浓浓的悲观主义。

而以卡伦·霍妮等人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既重视童年,也重视其成年后的发展,并且他们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

说了这么多,那么原生家庭理论是不是一无是处?

当然不是,在咨询领域,原生家庭理论依然有着很大的作用,但这个理论的实施却不对所有人都适合,相反这是由来访者的自我防御状态决定的。

若来访者本人已长期将大部分的攻击都朝向了自己,那么原生家庭理论就是在帮他将攻击转向外部,进而使得咨询师更易对其做进一步的工作。

相反,若此时这位来访者早已将大部分的攻击指向了原生家庭,对准了父母,那么此时的原生家庭理论就是在强化他自身的防御,而非对痛苦的解脱。

说到底,到底是不是原生家庭的锅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看待原生家庭理论,以及它对我们父母来说有何借鉴意义?

答案就是:不必太焦虑,不必做完美的家长。相反,我们只需要做一个及格的家长就行了,也即温尼科特所提出的“60分妈妈”

在温尼科特的母婴关系研究里,他认为一个孩子健康的成长并不需要最好的母亲,相反最好的母亲与坏的母亲都是对孩子的成长不利的。

60分的妈妈既看得见孩子,给予孩子爱和抱持同时又放手让孩子迎接一些挫折。这里的挫折又对应了上文“恰好的挫折”的概念,也即是“恰好的母亲”放任孩子经历一些“恰好的挫折”,这些失败但非创伤性的经验会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

一定程度上讲,“60分的母亲”就是在启示我们的家长,不必像小杨那般对完美的原生家庭有所执念,同时也没必要担心原生家庭不够好而对孩子成长发展带来极大影响。相反,比起完美父母,做一个真实、及格的父母还更加难能可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