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答好“移动传播”这道大题

 广院孺子牛 2021-04-06

显然,移动传播的话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层次的播音主持考试或赛场上。这是因为移动通信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颠覆式的改变。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场继互联网普及之后的新一次的信息革命,又该怎样以应试者的身份来找寻自己的评论立足点,我会在今天的发文里尝试予以回答。

移动:碎片化

“碎片化”是学生们在阐释移动传播时最常用到的概念之一。我想,我们可以从传播机制上来更深入地理解这个说法。首先,为什么会产生碎片化传播呢?答案是一软和一硬。毋庸置疑,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人们可以不再拘泥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原本固定的工作场合、生活模式被切割开来,不同的信息流同时在交织和碰撞着。曾经的“一心不可二用”早已被三用四用所替代。这种角色切换下所产生的时间缝隙奠定了碎片化生活的基础。之后,层出不穷的移动设备帮助人们迅速地填补了这些空闲时间。硬件的快速迭代又反过来激活人们的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来与移动通信科技协同合作,提升效率。因此,想要把“碎片化”解释好,不光是要看到它的成因,还要意识到这是人与科技双向选择、共同促进的结果。人们在移动技术主导的这个真假参半的传播环境里饰演着不同的角色,并乐此不疲。

想要更确切地了解“碎片化”,必须要明白这种信息传播的特点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影响。不只是高速、便捷,对于尚处于学习阶段的年轻人来说,尤其要明确它的天生劣势。这个主题与“知识付费”、“自媒体”这些热点评述考题息息相关。一方面,我们好像把生活的边角时间都利用了起来,看上去“学习的态度更积极了”。可是,学习的连续性与深度却减弱了。我们变得越来越像一只视觉动物,更喜欢读图而非识字,更容易被绚丽的色彩、精心的互动所吸引。短视频媒体的出现,把这种认知习惯推向了高潮。随后,就是市场的应声而变。为了满足人们的阅读喜好,信息创作者竭尽所能的在更短的展示时间里,让受众最快速地获取信息。想唱好歌?来,一分钟的视频教会你。想学普通话?打开这条视频你就懂了。看上去为人们铺就的一条条“捷径”,好像只是省略了知识学习的探索过程,而事实上却丧失了学习的根本内核——循序渐进。所以,本质上依旧还是迎合现代人浮躁心态的一种快餐式传播。

移动:破局与危机

说完了移动传播对内容的改变,还要谈谈对人的影响。

西方学者对于移动传播的一个重要结论是说移动传播改变了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中传者和受者的地位。这里的传者指的是信息的制造者,受者则是被传播的对象,比如听众、观众。在描述这个定义时,学者们更为精确地表达为:移动互联网模糊了传统理解上的传者和受者的边缘。也就是说,信息的制造者不光会传播信息,他也会同时接纳信息;而那些我们原本认为只能对信息照单全收的接收者,也因为移动科技,拥有了发声了途径。想想看,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实现了这样的转变?传统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报纸说什么我们就听什么,我们没有选择的权力。互联网发展的初期,媒介依旧要受到硬件条件的制约,因此传受角色并没有得到根本地转变。直到高速互联网在移动通信的应用,我们真正体验到了智能手机这个媒介“成为了人的延伸”。我们不再满足于单向的接纳,而是拿起手机去反馈(新闻跟帖、微信群聊、朋友圈点赞、微博评论),甚至去创造信息(新闻爆料、微博超话)。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专业新闻人与普通人的职业边界的模糊。只要拿起手机,人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在新闻现场的记者!

这不可谓不是一种危机感。曾经,我们因为手持话筒而拥有独一无二的话语权。可是,移动传播让“人人都拥有了一只可以随时发声的麦克风”。(准)传媒人,你准备如何面对这场席卷全球的传播风暴?当你在尝试解答这个问题时,其实也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了“你觉得作为一个播音员主持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你怎么看待主流媒体入驻短视频平台”“你怎么理解手机改变生活”等等这些最常见考题的兼具新鲜与深刻的答题思路。

结语

对于移动传播的讨论方兴未艾,希望我的这篇小文能成为一个引子,让更多的读者进入到对这个话题的思索中来,去发掘更深的认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