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别山举水《总是纸短情长,无非是他乡故乡》

 齐帆齐 2021-04-06

别山举水:美篇签约作者,前简书签约作者。湖北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出版散文集《人生处处,总有相思凋碧树》,《总是纸短情长,无非他乡故乡》。

别山举水

仿佛只是转眼间,认识别山举水老师已有四年时间,初识时是因为常在简书首页看到他的文章,后来加入他的交流群。

他是一名70后草根写作者,业余维修安装空调,关于他的相关文章,我先后写过四篇,同是农村出身,同是热爱文字,同是命运多舛,双亲早故,命运有不少相似之处,同频人总是快速从人群中认出对方。

这本《总是纸短情长,无非是他乡故乡》是别山举水老师的第二本散文集。

本书由民主建设出版社出版,精装制作,纸质良好,翻开书页,文字更让人惊喜,值得细细咀嚼。

全书共分为六辑,主要讲述作者一路的成长历程,在外乡流汗流泪的拼搏故事,有对故乡的怀念,有对亲朋的眷念,有对朦胧爱情的感怀,有对写作的个人看法,有对生活的切实感受。

第一辑:那些年的去,那些年的你

第二辑:那些年的事,这些年的情

第三辑:那些年的风雨,这些年的季节

第四辑:那些年的日子,这些年的时光

第五辑:那些年的故乡,这些年的异地

第六辑:那些年的思念,这些年的奋斗

《清水》是第一篇文章,文中讲述了表弟清水的故事,一个头脑不灵光的乡村少年,一个善良憨厚的男孩。村里谁家东西丢了,都习惯性地怪罪到清水身上,农村有句谚语:坏事都是癞痢头干的。

每次别人找上门来问罪,舅舅就把清水一顿打,给别人一个台阶,看到清水被打得哭着求饶,大家才算罢休,每次别人走过后,舅舅抱着清水心疼地大哭。

舅舅虽然身在农村但很注重教育供养出了大学生表哥,表哥后来又创业成功成为了村子里的首富,一家总算扬眉吐气。

《那一年的成长》一文里,作者回忆了自己当年高考时的失落打击,这是一辈子的无法抹去的伤痕,也是命运的分水岭。

别山老师从小就是全村人都看好的大学生好苗子,老师同学眼里的学霸人物,最终却是成了一个落榜生,与大学有几分之差,可谓命运弄人。

彼时他父亲病重,在床上无奈痛苦地唉声叹气,家里没有经济能力供别山老师去复读,在家几天流了很多泪,他还是下决心做个农民,于是戴起草帽,挽起了袖子,弓着腰锄草,俯下身子割稻谷,在深夜里一遍遍地捶打酸痛的腿脚,说服自己向命运妥协。

当年他的同学很多都去复读,考上了大学,有的读了大专,后来的命运有了很大的不同,都在城市里安家立足,有光鲜体面的工作。作为“学霸”的他却沦落在社会最底层。

那个黑色七月,从此成了别山老师心中永远的痛。

《那一对修车夫妇》写的是别山老师在上海打工,出门给客户做空调保养,电瓶车路上却坏了,急得用手推,累得大汗淋漓,盼望着能看到修理铺,过了很久,总算遇见了一家《张驼子修车部》。

男主是一个个子矮小的驼背,左手还是弯曲的人,老两口互相帮衬着,女主泡杯茶递上来,他们大约50多岁,朴实热情,爱说爱笑,他们依靠给别人修理电瓶车,自行车,供养一个在上海读大学的儿子。

车修好时,问多少钱,两口子只要五块钱,别山老师觉得他们收得太少,给20元让他们别找了,两口子急得拉住他,硬要找回15元。

有些人的痛苦不需要别人问,不需要别人的怜悯,哪怕再怎么卑微,像野草,像泥土,他们也有自己的抗争,不会屈服于命运。

我们身边有无数这样的人,他们虽然在社会的最底层谋生,依然葆有善良正直,对人友好,不愿多收分外的一分钱,生怕让别人吃亏。哪怕他自身有残疾,过得劳累艰辛,依然热爱生活,宽厚待人。

本书有很多接地气的文章,所写所感就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文字真实细腻,最好的文章就是能让我们有共鸣感触,在文字里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别山举水老师的文章被很多网友称为有史铁生,梁实秋等名家的风格,他的文章曾参加东莞电台获得一等奖,2019年获得“爱故乡非虚构写作大赛”优秀奖,文字曾有发表于《读者》《青年文摘》《中国青年》《博爱》《大别山文学》等媒体平台,多篇文章作为中学阅读理解题。

《总是纸短情长,无非他乡故乡》这本书值得珍藏,对一个作者最好的尊重就是买他的书,用行动支持业余努力追梦的实力派作者。

向每一个在生活里摸爬滚打,人到中年(老年)依然努力追梦的人致敬!他们都是精神世界里的贵族。

别山老师个人微信:bieshanjushui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