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二环边的上世纪工业遗存,变身天宁寺千年古塔旁花团锦簇的文创科技园

 心尧九十八谈 2021-04-06

第199篇

【心尧爱北京】

“天宁一号” 就建在古老的天宁寺西边,紧挨着。这里曾是北京第二热电厂,改成文化园以后依然保留着大量的上世纪工业遗迹。

关于天宁寺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之前的文章。

北魏初名光林寺,明代正统始天宁 | 北京天宁寺拍照记

最醒目的是厂区里的这根大烟囱,小时候每次路过这边都是先看到它,再看到塔,是极具辨识度的地理标志。

很长一段时间里,大烟囱都是工业文明的象征。烟囱里冒出的滚滚浓烟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先进。

虽然以现在的眼光看,很多工厂的选址并不合适。但是在没有环保理念的那些年,祖国大地遍布这种高耸入云的大烟囱。

园区规划得四四方方,红砖房与玻璃房互相搭配,在粗粝质朴中融入晶莹剔透。

随处都可以见到原来厂区里的老机器、旧零件。它们被涂画一新,成为文化园里最有特色的装点。

时光停驻在老旧的铭牌上,锈迹斑斑的机器原本早已被时代抛弃。但是在这里,它们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着生命。

关于过去,总是有太多的不解;关于未来,又有些迷茫。它们是时代、社会与科技的产物,让后来的人还有机会看到从前的模样,也算是一种文化传承。

很多老旧的零件都已废弃,设计方把它们重新组合做成雕塑,还赋予了不同的名称。

天宁寺塔下的这个建筑叫叶轮塔,是用不同型号的叶轮组成的。一片片叶轮叠加,形状似塔,与千年古塔交相辉映。

下面这件作品叫《新知》,释义为:

“与园区工业塔(烟囱)和天宁寺塔的对话,三座塔指向明确,从过去到未来,从矛盾到新知……”

形似鸟笼的这件作品名叫《腾笼换鸟》,是用原先的气压罐做成的。释义为:

“……是一个否定自我、挑战自我、重塑自我的过程,既是痛苦的抉择,也有升华的喜悦。”

《母体》这件作品想要表达的是,城市是一个大信息量、大能量的集合体,让“艺见”碰撞,融合共生。

靠近园区入口处的这件作品名叫《畅》。三个过去的疏水联箱通过两个细细的管道相连,形成一个整体,融汇畅通。


园区里有很多这样的作品,都是用从前的旧零部件改造的。我觉得挺好。比起当作工业废品暴露在垃圾场,这种方式让它们重获新生。

你看,其实没有哪样东西就该是废品。

以前我们站在天宁寺里看塔,今天从园区的角度换一种方式看塔。

天宁寺是北京城里最古老的寺院之一,这座历经风雨的辽塔见证了工业时代的大烟囱,也目睹了新世纪里创新园的诞生。

烟囱与塔遥相呼应,它们都属于过去,属于历史,属于回忆。而眼前的园区是现在,是当下,是新生命。

其实古老与现代并不矛盾,它们是可以和谐共生的。天宁一号里的古老与现代只有一墙之隔,它们都是北京城的见证,也都将是未来的参与者。

钢与铁的世界不光是坚硬,园区里的鲜花和绿植让这里变得柔和。绿化随处可见,不亚于一座小花园。

如果想安安静静地拍花,这里真是个好地方。别打扰到上班的人哈~

这种植物名叫蒙古栎,还是第一次见到。单叶互生的落叶乔木,叶片边缘有波状锯齿,很是可爱。

我们生活在古老历史沉积出来的城市,一天天发展,脚步越来越快。

但无论多快,都不要忘记曾经走过的历程。闲下来的时候回头看看,也许对前路是一种启迪。

不忘记,有敬畏,知进退。

如此,生生不息。

愿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织在一起的城市越来越好。

因为,

这里是我的家。


- FIN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