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次设计的《刷子李》

 冯栎钧是老师 2021-04-06

这是宇航老师第二稿的设计,和第一稿比起来,更多地考虑到了学生的情况,考虑了写作的支架,对我们交流的内容也做了一个细想。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肯定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他能不断调整自己的想法,真的非常不错哦!

教学流程


一、书籍导入,解读题目

(一)书籍导入

1.同学们,今天臧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书,书名叫《俗世奇人》。(PPT呈现书籍。)

2.齐读书名。

3.顾名思义,谁来说说“俗世奇人”的意思?

预设:平凡世界里不平凡的人。

4.我们今天来学习其中一个 “奇人”——刷子李。(板书课题,齐读。)

(二)解题,绰号凸显人物特点

1.读了课题,你知道“刷子李”姓甚名谁吗?(抽问1人)

预设:姓李,但不知道名,感觉是个绰号。

2.你从这个绰号中猜出这个人有什么特点?(1.2人)

预设:是个刷墙的,技艺很高超。

3.追问:每一个姓李的粉刷匠都能被称为刷子李吗?

预设:不是,只有粉刷很厉害的才行,刷墙是他的特长。(板书:特长+姓)

4.那如果有个人很擅长捏泥人,姓张,谁猜猜他叫什么?(1人)(泥人张)

5.那谁来推荐一下我们班有特点的人?称呼称呼他。(抽2-3人)

6.同学们,看来这种用特长加姓的称呼很能突出一个人的特点,你们今后在写作中就可以巧妙地运用起来。

7.久闻大名,下面我们就随冯骥才先生一起结识刷子李这位普通的手艺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同学们已经读过《刷子李》了,请问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预设:技艺高超。(板书)

2.默读课文,勾画出“刷子李” 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他的技艺高超?(3分钟)

3.小组讨论(2分钟)

三、精读课文,探究人物

(一)传闻中的师傅课上学生勾画的几乎都是第一段,所以可以从这里开始。

1.众人传闻中的刷子李是什么样子的?聚焦第一自然段。

1)这一段中,有哪些关键词?

“专干”、“都”、“必”、“绝”、“只要”

2)现在请把这些关键词去掉,一起来读。

3)两种版本,你觉得哪一个版本更有意思,你更喜欢?举手示意。

4)为什么觉得加上这些词更有意思?

预设:因为加上这些有强烈“绝对性”的词,让人感觉刷子李特别的骄傲猖狂,而且还有一点神秘莫测。去掉一下子就觉得刷子李平平无常了。

评价:这些带有“绝对性”的字词,显得刷子李非常特别。

2.第一段中总共有3句话,从这3句话中有没有读出层次感?

预设:

第一句——是个有点技术的粉刷匠。

第二句——技术高超,有点绝活,和别人不一样。

第三句——技艺高超到有恃无恐、甚至有些猖狂。

评价:短短一段中,作者都是层层递进,不断加深刷子李技艺高超这一特点。

(二)曹小三眼中的师傅

1.除了师父以外,还有一个角色就是徒弟曹小三,那在曹小三的眼中,师父是怎样的?

1)第4、6自然段,师父的“派头十足”,规矩奇特。

2)朗读这两段,说说师父有哪些规矩?

3)如果你去请人刷墙,碰到这样的粉刷匠,会请他吗?(不会)

4)你不请,他不请,可是刷子李却一直有活可干,有别人请?说明什么?

预设:说明他刷墙的技术特别厉害,有些人知道他的技艺高超,即使他规矩很多,为了墙能刷得更好,还是愿意请刷子李。

2.那刷子李的刷墙效果,到底如何?来看看徒弟曹小三的反应?(第5自然段)

1)齐读

2)你们读了,臧老师也想读。

3)读第一句。这句话作者抓住刷子李的什么来写?(抽1人回答)

预设:动作、声音。

评价:你有一双慧眼!

4)可是真的有琴音,有鼓点吗?

预设:没有,是作者的想象。

5)读第二句。这一句话写的是什么?(1人)

预设:效果。

评价:抓的准!

6)我想采访一下我们班的画家XXX,你在给图画上色的时候,容易上均匀吗?

预设:不太容易。

评价:这刷子李以墙为纸,拿刷子当画笔,还能达到匀匀实实的效果!真是位与众不同的画家呀!

7)我们不妨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话。老师来读,这半边的同学们闭上你们的眼睛,只需要认真聆听。这半边的同学们,请你们随着读做动作,模仿一下刷子李刷墙的情景。开始。

8)提问学生闭眼时什么感受,做动作时什么感受?此时此刻,你觉得刷子李在做简单而又繁重的工作吗?(抽2人)

预设:不是,轻松、享受、娴熟。

9)师:这么简单又繁重的工作被刷子李做得那么享受,像是在做艺术一样,说明他的技艺真的很高超。

10)同学们看,无论是声音、动作,还是效果,这些都是及其微小细致的,作者正是通过这么细致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写法叫做细节描写。(板书:细节描写)

四、拓展阅读,写法探究

(一)拓展阅读

1.有人说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就没有鲜活的人物形象。我们来看看冯骥才先生是怎么描写其他人物的?

2.出示《好嘴杨巴》选段,师生共读。

(二)写法探究

1.从《刷子李》中,我们知道细节有声音、动作、效果,那么在这里,你又找到了哪些细节?

预设:语言、神态

2.同样是写人,你又没有发现作者的写作密码呢?

预设:选取的角度不同。

评价:一针见血的回答。写刷子李这样的粉刷匠,主要写动作。但是写杨巴这样靠嘴皮子吃饭的家伙,作者主要写他的语言。这就是作者的写作密码。

3.要写xxx很会学习、思考,应该抓住什么来写?(神态)

要写xxx唱歌很好听,应该抓住什么?(声音)

自己试着举举例子……

五、课堂小结,片段写作

1.同学们,谁来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内容?

预设:文中写了刷子李的着装、规矩、动作、效果都与众不同,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同时,我们还学到了细节描写的方法。可以从声音、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细微且具体地刻画人物形象。

2.小练笔: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一个小片段,表现一个人的人物特点。

建议:

①可以通过给人物取绰号来取题目。

②可以抓住细节描写,如动作、神态、语言等,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③描写细节时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来选取角度。

3.展示作品+老师点评


好书推荐:《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

推荐理由:《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是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现就职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夏雪梅博士的研究成果。这本书是2012年出版的,但是很多研究对现在也很有指导意义。我已经是三刷这本书了,每一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