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乔晓萍 | 魂牵梦绕心系之

 天下孝义人 2021-04-06

往期回顾 

·   《金瓶梅》中的孝义人

·   郭沫若自诩汾阳主人,视察汾阳时为何未提“拜祖”之事

▼  点击收听  ▼  
作者 : 乔晓萍
吹不散的是往事,淋不湿的是记忆。

2002年孝义中学新校建成了。9月我有幸被调入,梦寐以求的愿望实现了,心里像是吃了蜂蜜一样甜滋滋的,别提有多高兴了。

还在上小学时,就听说某同学的哥哥如何如何优秀,终于考上了高中,且是孝义中学,心里的羡慕感,简直膨胀到刺伤五脏。幼小的心灵里就有了我将来也一定要上这样的学校的愿望,因此每每看到同学跳皮筋、踢犍子、打沙包时,自己就悄悄地坐 到座位上拿起了课本,二年级时我跳了一级,直接上了三年级,想着这样就距离孝中更近了。我继续努力着,努力着。

老天有眼,五年级时喜讯传来,孝义中学招100名两个班初中生,全孝义的小学五年级学生可以通过考试进入,那时高兴得竟然手舞足蹈起来。

我终于可以在孝义中学上学了。那年是1978年,我13岁。

那时,孝中还在旧址。是现在的府前街,第九中学。后来才知道孝中是1952年建校的。

初中三年里我如鱼得水,又感觉像老鼠掉进米缸里。我清楚地记得我们的老师个 个出类拔萃,敬业爱业,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工作作风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我们的老师非常爱我们,可以说个个老师都如父母。总之,我对母校老师的高大形象终生 难忘,情思浓浓。现让我举几位恩师的事迹一表,倾情相述话当年,说出我心中的爱 恋、思念、赞美和谢意。

特级教师马夏民是班主任老师。他是我们初中二班的班主任,教我们语文。他面容白皙,文质彬彬。平时好像少言寡语,内敛而低调,讲台上却慷慨激昂。教学时, 游刃有余,出神入化。他授课讲解清楚,古文课,常常领读,抑扬顿挫,具有特殊的 韵味。他批改作文认真,一丝不苟,那时我们每两周做一篇作文,为了及时批改完作文,我们常看见他加班加点,挑灯夜战。他工作认真勤奋,甘为人梯,桃李满天下。听说,他教子也很有方。他的儿子曾顺利考上了清华大学。

后来张秀芳老师也教语文,她很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挖“库存”,促进我 们理解和掌握新知识,还使我们感到自己是有知识、有能力的,从而调动起我们的强烈的求知欲。

张国强老师教数学。他多才多 艺,为人随和,重视英才,尤其擅长教立体几何,堪称一绝。他授课,论 证严密,通俗易懂,画法精巧,画圆 一挥而就,板书正轨,讲课有声有 色,教学效果很好,还有难能可贵 的,是他写的一手好字。数学课上板书时,用美术字,我们心里真是别提 有多羡慕了。还有一位是乔春娥老 师,透着一股干练劲。她讲课深入浅 出,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声音清 脆,板书清秀,推理缜密,论证严密。当时我曾是显山露水的数学课代表呢。

张心睿老师教物理。年龄多大了记不清楚。据说,他还是副校长。他风华正茂, 仪表很有风度,俨然像个大学问家。他讲课时,背着手,来回走动着讲,节奏明快, 格调高雅。他对学生要求严格,要求所有学生记课堂笔记,并且常抽查课堂笔记,他布置的练习也较多,还自编综合性练习,以便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所以我们得益匪浅。

还有好多老师,为人真诚,笑颜常开,平易近人,学问渊博,让我留下了终身难 忘的印象。

初中三年里,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16岁时我毕业了。我积累了学问,开阔了视野,强健了思想,焕发了激情,充盈了底气,催生了创造力。

记得那时是1981年,父亲得了骨质增生,一条腿不能走路,不能出去挣钱了。母亲既要给父亲治病,又要承担起我们姊妹四人的生活费用,这样刚考上孝中的姐姐不 得已辍学了,我也只好离开孝中,考取了汾阳师范。在当时,考上师范,毕业后就可 以安排工作,户口也能转成市民,这样可以赚钱养家了。

可是心里是十二分的不情愿啊,我多么想在孝中上完高中,继续考大学啊。


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我知道这个 梦想也许无法实现,但它就如同空中楼阁般引人向往,我不会抛弃它,因为那是支撑着我坚强下去的理由。

师范毕业后,我就想我继续努力能在孝中教书多好。我进修学习,上了省教育学 院,幻想着如何做一名孝中的老师。

2002年孝义中学新校建成了。9月我有幸被调入魂牵梦绕的孝中。我回到你的怀 抱了,我虽然此时已经30多岁了,但宿愿实现了,心里还是异常高兴。

岁月匆匆,更积淀了我对孝中的感情,就像那陈年的老酒,越来越醇香。想想当年读书时,曾是多么美好的青春岁月,多么难忘的豆蔻年华啊!我骄傲,我们曾经在母校学习和生活,我自豪,我身上已刻上了母校深深的烙印,她将伴随我的一生。

我百感交集,我激情澎湃。现在如同迷宫般的教学楼,宽敞的操场,气派的多功 能会议室,更富有现代化的色彩。

可是真正成为孝中人谈何容易。吴贵生、张凤年、叶道贞、任慧敏等等数不胜数的名师,我距离他们实在太远了。对他们那精湛、娴熟的教学技艺,我心里的羡慕就像疯草似的长了一片又一片。我讲课属于天马行空的那种,学校虽然没有多加过问, 但有一条非常看重,就是高考成绩。怎么办?我一头扎进了同行们的课堂,听遍了每 一个人的课,同样的课题有时候听几次,我领悟到了教学的真谛:备课要目标明确,讲课要重点突出,语言要准确形象,语调要抑扬顿挫,板书要条理清晰,训练要科学 规范,手握课本粉笔,心想全班同学。任慧敏老师热心帮助我,她说,任何东西都是 有规律可寻的。她研究高考题型和解题技巧,把历年高考题目按照知识点和解题规律进行分类,把这些题目分析透彻之后,摆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自己发现解题的规律和 技巧。这样一来,学生印象深刻,效果非常明显。我按照她的做法尝试着。还如饥似 渴地阅读各种书籍,深深认识到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而守护教育的根基在课堂。曾任校长的张凤年这样教导我们,教学像个魔方,有无穷变化,无穷组合。值得我们为之 理精竭虑,为之呕心沥血,为之魂牵梦绕,为之欢喜为之愁。

在孝中,我拼命地读书,研究教材,听专家讲课,上网研讨,已经成为我生活的 重要内容。我在这里成长着、奋斗着。

我不再年轻,但是孝中让我不再年轻的翅膀承载着一份份厚重与博大,继续飞翔 着。感谢您,只有飞翔才能寻求平衡的支撑,不飞,翅膀就会退化,不飞,生命就会枯萎。感谢你,魂牵梦绕的母校,祝您的永远年轻的翅膀更能承载一份份厚重与博大, 继续飞翔!
更多人在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