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肖小林:家乡的老井

 京都闻道阁 2021-04-07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我的老家在衡南县洪山镇双王庙居委会新干塘组,村里有口老井一直让我魂牵梦绕。自从1991年当兵离开家乡,直到到2015年转业回省城上班,每次只要回到老家,我都会跑到老井那里,捧几口甘甜的井水喝个饱以解思乡之情。今年清明节,扫完墓祭完祖后,我又像往常一样急不可耐地奔向老井,想再次满足思乡之情,结果却令我大失所望。

原来老井真的已经老了。放眼望去,一片苍凉,老井里布满了青苔,水位也下降不小,以前藏在井水下面的壁缝露了出来,默默地向人哭诉着好久没得到打理照顾了。井水也没有了记忆中的那份清澈甘甜。只有旁边未燃烧尽的稻草捆,提示着还有人曾来过这里。

听爷爷辈老人们讲,家乡的这口井至今至少有百年历史了,见证了我们村的风雨和成长。

大概 100年前,有三个要好的兄弟从两里地外的老干塘肖家村举家迁到这里定居,村庄取名新干塘,并在村里水稻田中央挖了这口井。从此小村就围绕着老井繁衍生息兴旺发达。

记忆中,这口井底与地下泉水相通,水质甘甜清澈,冬暖夏凉,甚是讨人喜欢。冬天会汩汩地往外冒着热气,也吸引了村里大婶们提水洗被子衣服。夏天,村民们劳作休憩时候,喝上一口刚打来井水,神清气爽很是解乏。

这口老井也滋润了我们村周围的井塘、曹家和双王庙街的近500口人。特别是双王庙街上的街坊邻居们每天来挑水回去做饭饮用,寒来暑往从未间断。尤其是夏天的时候从下午一点开始持续到晚上七点,挑水的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有时候还有赶集人特意绕道到老井这里饮水解乏。

老井也一如既往地张开臂膀迎接着周围四方的人们,默默地滋养着朴实的村民。据说1963年大旱那年,周围的水源全都干涸,这口老井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方圆两里的村民们连夜排队拿桶接水,帮助乡亲们渡过了难关。

后来,随着农村居住条件的改善,家家户户在家门口打井喝水,不再辛苦地去老井那里挑水喝了。前几年,我们组与双王庙街组合并组成了双王庙居委会,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后,老井从此就渐渐被遗忘了。鲜有人关注,只有周围村里老了人以后,才被人记起。此时,会有人敲着锣带着丧家的大孝子,来老井请水,从老井这里打回一桶水给故去的人擦净身子后再入敛。而此时此刻,老井毫无怨言,依然像慈祥的老人一如往常默默地付出着,不求任何回报。

听说,今年有堂弟想张罗着把这口老井修缮修缮,可因为村民们意见不统一,最终无果而终,只好作罢。

老井不仅见证了家乡的繁荣兴旺,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后农村日新月异的进步和繁荣发展,尽管现在慢慢被人遗忘了,但我相信随着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的持续深入推进,这口老井一定会被人记起,更会被村民们好好地修缮,重新换发生机,也会永远见证着我们新干塘村的发展发达。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