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视作品中,手持双枪射击的人,有没有实战意义?有 绝不是耍酷

 838528296 2021-04-07
历史酿的酒

历史酿的酒出品 文编辑/留凌轩

在古代冷兵器时期,有着十八般兵器,无论如何,都遵循这一个不变的道理,那便是“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而在近现代热兵器中,“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已经不管用了,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会见到手持双枪射击的场景。

由于热兵器杀伤力太大,反而出手快准狠的,能够有更大的生存机会。但是,影视作品中,手持双枪同时射击的场景,不会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因为人眼是无法帮两只枪瞄准的,如果像影视作品般双枪同时开火,不是盲打,就是减低射击精度。

那么不由得有人会问,既然如此,手持双枪又有什么实在意义呢?

手持双枪作战,绝不是如电视剧中般用来耍帅,而是有其存在的道理,而且实战中不是双枪同时开火,而是交替开火。手持双枪作战,有以下三大优势;1、缩短两次开火之间的时间间隔,增强火力,赢得先机,战场瞬息变化,赢得时间赢得火力,便是赢得了战机。2、增强容弹量,避免频繁换弹夹,不过很考验持枪者的记忆力,要分别记住两只枪各自的时实容弹量,否则容易开虚枪。3、扩大防御面积,假若四周突然冒出一个敌人,手持单枪,得有掉头转身等一系列动作,延长了反应时间,而手持双枪便完美解决了这一困扰。4、当同时面对多个敌人时,手持双枪能够一手盲射用火力压制次要敌人,一手点射瞄准主要敌人,当主要敌人消灭后,单枪点射次要敌人,一连贯动作娴熟如行云流水,能够达到以少胜多的战绩。

日本的侵略,让民族面临生死的考验,为了民族大义,红军主力改编为第八路军,与国民军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久之后,第八路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八路军在敌后战场的作战牵制了日军在华正面战场,对抗战的全局胜利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老蒋抠门,没有给八路军补给。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和抗日民众一起,发动了抗击日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没有武器,自己造,没有吃的,自己种,没有穿的,自己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那时候解决吃饭和武器补给,是小米加步枪。这里所说的步枪,是缴获的日军所用的武器。

日军有一种武器,叫“南部十四式”,也就是所谓的“王八盒子”,这种武器外表好看,但是不中用,其撞针很容易断。

依靠缴获武器,完全不能够填充补给,那就自己造土枪,便有了“撅把子”,但是撅把子也有一个缺陷,那便是容弹了非常小,每打一次,都得填充一次子弹。

由于“王八盒子”和“撅把子”有缺陷,于是配备着两种枪的,就得多带一把,以备不时之需。

说起手持双枪的荧幕形象,人们会想到《平原游击队》和《双枪李向阳》中的李向阳,其实李向阳是有原型的,他便是郭兴将军。

郭兴便曾用双枪击打敌人:

郭兴拔出双枪,不等那名日军反应,"啪!啪!"两声,那名日军的脑袋已开了花。站在旁边的2名伪军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已被郭兴的2名队员击毙。
郭兴策马快跑,手拿双枪,和2名队员一起,见日军就打。

郭兴十六岁就参加了八路军,十八岁任太行五分区武工队长,郭兴战绩显著,"炸碉堡,毁铁路,歼日寇,除汉奸,神出鬼没,出奇制胜",曾获"太行山特级战斗英雄"殊荣。

您的支持就是,点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