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意生活

 昵称74541368 2021-04-07
    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的安居于这块大地上。这似乎与我们所知道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应有诗与远方略有出入。前者热爱且感恩生活,因为生活如诗;而后者厌倦生活,被磨得失去灵性与向往。
    我想,年轻的我们是否应该暂且放下手上的工作、暂且停驻奔波的脚步、暂缓头脑中涌 进涌出的思绪。首先放空自己,略微想一想,什么是生活,什么又是如诗般的生活?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在带来经济的飞涨与物质的快速丰富,也越来越容不得我们去细细的体味生活,紧张与忙碌是每个人的标签。除非我们还小,除非我们已老,不然哪有时间来“悲风伤月”,但是,我们着实要尝试给自己一个满意的交待。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诗意的生活,是由身至心的坦然与放松,原本就是应当的幸福。
    细细说来,无聊与枯燥、麻木与乏味是各行各业的人所呈现出来的一个常态。好似生活不再呈上阳光与微笑,更与我们向往的诗情画意相去甚远。我想,此时我们应当正视眼前的生活与一切,从中体悟,从中感恩。慢慢的,我们会发现,诗意的生活即使是在当今时代,亦不曾走远。它就在与我们很近很近的地方,只要你发现了它,便触手可及。
    生而为人,免不得为生活所迫,为世事所扰,无心去琢磨生活,更无意去寻找诗意。但也如刘震云说的:真正的写作不是在写作的时候,而是在不写作的时候,坐在桌前只是落实的过程。由此可见,诗意的生活并不是要日日吟诗作对,也不是时时引水煮茗。更多的时候,是心灵放松的状态,也是心绪纷飞的偶有所得。某一日细品,唇齿之间,留香绵远,心灵流淌的美好,潺潺不绝。
    不必刻意前往某一处名胜古迹、不必费心做一件何其风雅的事、更不必对眼前的生活嗤之以鼻欲要抛弃,生活即诗,生活处处皆有意。就像最具诗意的文学作品,必然都与生活密切相关。唐诗宋词、元曲明说、即使是四书五经,也都来源于生活。所谓诗意,一旦脱离生活,也不过是脱离树枝的浮木罢了。若是没有生活,所有的文学都会失去培植的土壤,那如诗如画的文学从来都是在生活的点滴处汲取生成的。
    那么,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正在进行的诗意的书写呢?
    李涉留诗:因过竹苑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古人忙中偷闲的志趣与雅意,哪怕是与僧人的一席交谈也能使身心愉悦、逃脱苦闷,于此便足矣。诗人继此谈话之后,仍是贬谪之身,然而,虽是被圣上厌弃,他也从此撇开闲愁走向了阔朗。这便是生活的意义,更是诗意的力量。
    或于一日外出,或偶遇一树花开,或是稚童的言语,琐事亦好,重任亦好,凡是我们所坦诚相待的生活,皆是快意的生活。《牡丹江》中的歌词:到不了的叫远方,回不去的叫故乡。生活总不如我们的建设与构想,但是,且请相信,凡是生活,皆成诗意。那诗意的生活,就在我们的一呼一吸之间,灵感之一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