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神保生大帝,又叫“大道公”,“吴真君”,“花桥公”。姓吴名夲,字华基,宋代泉州府同安县白礁乡人,精于采药炼丹和针灸。 吴夲为紫微星转世投胎,少年时,曾受昆仑西王母传授法术。 宋仁宗的母亲患了乳疾,宫中的太医束手无策。后来,吴夲前去医治,药到病除。宋仁宗大喜,要吴夲留在宫中做御医。 吴夲对皇上说:“吾志在修真,慈悲济世,荣华富贵,非我所愿。” 宋仁宗听了,很受感动,也就不再勉强。吴夲回到民间,以自己的针灸绝技救活了许多人。 景佑三年,农历五月初二,吴夲采集药草时,失足坠崖,被抢救回家,医治无效。午时,乘白鹤飞升,远近村民挥泪致香案叩送。 次年,乡亲们在白礁村修了个祠堂龙湫庵来纪念吴真君 。后来,宋高宗命人在龙湫庵原址,重建了一座辉煌的宫殿式庙宇,即白礁慈济宫。 明成祖永乐十七年,文皇后患痼疾,朝内太医久治无效。皇帝下诏悬赏求医,无人应诏。 大帝化身游方道士揭榜施医,药到病除,乘鹤飞去。文皇后派人调察,方知吴真君显化所救。 文皇后为感激救命之恩,特命能工巧匠雕凿了一只高举“亚”印章的石狮,专程运到慈济祖宫,历代相传,永做纪念。 后来,人们就把文皇后所赐的石狮,称作“国母狮”,这只奇特的国母狮如今尚在庙中。 明朝末年,郑成功在白礁一带坚持抗清斗争,许多白礁子弟参加先锋军。出征前,他们来到慈济宫神像前,包上一撮香灰,带在身上,祈求神灵保佑,也有不忘故土之意。 明永历十五年,农历三月十一日,先锋军在台南学甲登陆。从此,这一天,成为白礁子弟拜大陆的节日。 以后,他们又按照白礁慈济宫的规模样式,在台湾学甲建造了一座慈济宫。 清初,有一年,台湾瘟疫猖獗,医生们一筹莫展。福建移民渡海请来白礁慈济宫的保生大帝灵身,供于南郡,瘟疫从此绝迹,保生大帝得到台湾人民的普遍敬仰。 此后,保生大帝的庙宇遍布全岛,至今已有两百余座,同尊大陆白礁慈济宫为开基祖庙。 每年农历三月十一日始,大陆白礁和台南学甲两座慈济宫,都有大型庙会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