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该国曾是清朝的附属国,国旗是龙,为何至今不与中国建交?

 旧时楼台月 2021-04-07

在如今这个信息发达、交通便利的时代,经济发展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在致力于加入全球经济的浪潮,似乎每一个国家,甚至是每一个人都想从中得到什么。

然而,对于有一个国家来说,他们更愿意固守一地,相比较参与各国激烈而又轰轰烈烈的经济争夺战,他们更享受贫穷却也丰富的“孤独世界”,这个国家就是不丹。

不丹在国际中的地位并不高,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也处于低水平状态。如果换做是其他国家,他们很有可能寻找能为自己提供庇护的国家,比如韩国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选择美国成为他们的靠山。不丹面对这样的国情,他们并没有做什么能够改变现状的措施,甚至依然故步自封,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现在的不丹正如十九世纪的清朝般闭关锁国,与其建立邦交关系的国家也没有超过20个。即使是与不丹接壤的中国,也没有成为其邦交名单中的一员。

实际上,不丹在清朝的时候是中国的藩属国。十九世纪,中国正遭受着来自西方国家的侵略,政治动荡,尽管清朝的统治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但是依然在众多的藩属国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不丹就是这些藩属国之一,这个国家的国旗甚至在今天还保留着当时的形状——四爪金龙,这正是藩属国旗帜的标志性图案。

不丹作为藩属国时,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特别是西藏佛教文化,即使是现在不丹还传承着当时的文化。所以,在不丹的很多地方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藏传佛教的建筑等。




另外,不丹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其地理位置虽然不利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但是它的环境是十分优美的。由于不丹的闭关锁国,那里的旅游业并没有发展起来。从另一方面来说,正是因为不丹如此“另类”的做法才使得其国家可以保持优美的环境。

因为闭关锁国,不丹的经济发展十分落后,时常需要其他国家的经济援助。不丹的落后与贫困在世界各国中是位于前排位置的,即使是这样,也并不见不丹采取开放国策。终于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不丹才开通了边境,其他国家的人才有机会去了解它。

奇怪的是,开放边境之后,不丹的封闭状况并不见改善,依然保持着缓慢的发展速度,直到1999年才有了第一台电视,全国也只有一个机场,甚至连铁路都没有修建。对于我们来说人手一部的手机,到了不丹人那里就是奢侈品,只有不到5%的不丹人有手机。




虽然说不丹的社会经济水平很低,但是那里的人们却有着比较高的幸福感,而且不丹人感到的幸福感的水平在亚洲地区排在第一位,在世界排名也在第八位。比起我们所处的信息浮躁的社会,不丹人归于“原始”的生活状态可能才是最能享受生活的。

关于不丹为什么不与中国交建,其中的原因并没有明确,但是离不开其政治与文化的影响。在十九世纪的时候,清朝沦为西方国家的半殖民地,已经没有多余的能力去庇护那些偏远的藩属国。

如此一来,力量弱小的不丹最终成了英国的殖民地。在后来的历史中,战争的影响让不丹摆脱了英国的控制,但是不丹却再次被印度掌控,无论是本国内政还是外交都需要顾及印度的“脸色”。众所周知,我国与印度常有摩擦,不丹与我国的建交也就漫长无期了。




另外不丹的国土面积非常小,仅仅是我国海南岛面积的1.5倍,其人口规模也不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文化是非常脆弱的,如果接受外来文化,很有可能丧失其原来文化的纯正。如果出现文化冲击的现象,不丹的统治也会受到威胁,这是整个国家都可能陷入危急存亡的之中。

从这个角度出发,他们的封闭也是可以理解的。虽然不丹还未与我国建交,但是不丹曾经表达出了想与中国建交的想法,不过不丹所处的国际环境与其国内国情的影响,它与我国建交的时机还未成熟。本着中华民族互邻友好的传统,即使我国与不丹没有建交,也是会在其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