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究竟为什么要探讨人性的秘密?

 正心正举 2021-04-07

人性的主题,是几千年来,思想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家等希望从各个角度探讨清楚的一个根本命题。

人类本能的求知欲和对未知事物的渴望,推动着人们对人性主题的探索,人们只有真正认识了自己,才能真正认识世界。

人们针对自身的研究可谓广泛深入,然而我们对人性的研究认识,至今不能统一。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在中国,早在殷周时期撰写的《书》、《诗》、《易》等经典中,人性的内容便已经显示出浓厚的人文气息。在先秦诸子时期,中国哲学开创期的哲学群体宛如尼采笔下所描绘的“一块巨石凿出的哲人群像”,形成一股澎湃的人文思潮。

思想界围绕人性的议题各自阐发其独特的慧见。

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的“人性善论”(人天生就存在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个“善端”,只要把它们扩而充之,就可以发展成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品质。)

《荀子·性恶》有云:“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的“人性恶论”(人生来就是恶的,必须通过化性起伪,把人的恶性转化成为善性。)

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

告子的“人性无善无恶论”是那个时期非常典型的代表。

庄子则立足于道家,从宇宙的高度来审视人性的本质,他相信远古的自然人性是朴素、健康的,然而远古的人性已经丧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性论学说。从庄子的自然人性论中不难看出其中所蕴藏的人性恶思想,当然庄子的人性恶思想与荀子的“人性恶论”有着非常不一样的地方。

“人性恶论”是把人性判定为恶的理论,先秦诸子中,只有荀子是这样的理论。然而庄子并没有将人性判定为恶,只是认为人性中有着内在的黑暗倾向,他们是对人性之恶的认识程度不同。庄子的思想整体倾向于人性的真与美。

纵观以上学说,可以归纳总结为:人性善论、人性恶论、人性不善不恶论。

启迪多元思维

人性的善与恶是关于“人性是什么?”这一问题最主要并且最集中的争论焦点,在中西方的思想史上一直争论不休。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论整体坚持一种人性善论的倾向,但是他认为人性善和人性恶都是有条件的,并且不是绝对化的。

他认为传统的人性论者从主观思辩的角度出发,离开了社会文化大环境,单独谈人性善与人性恶都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我们大致可以这样设想:在“好”的社会环境下,人性更多可能表现出善的一面,例如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见义勇为;而在“坏”的社会条件中,人性则更多可能表现出恶的一面,例如损人利己、自私自利、冷漠无情。

然而,马斯洛整体认为善是人类幸福生活的唯一希望,只要人类是具有理性且是追求幸福的,那么人性必然存在向善的倾向;同时可以这样认为,人类社会至今为止在人类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恶行是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

因此,马斯洛认为,人性的善或者恶的关键点在于,在生物遗传的基础上,社会为人提供一个怎样的大环境,将决定人性是向善还是向恶。同时,我们需要清晰认识到:环境不可创造,但人性可以塑造。

正心正举

《道德经》提倡的人性理念,包括由“心性自然之道”决定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由“心性守中之道”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由“谦卑柔慈之道”决定着人与自身之间的和谐。

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相处,取决于人类是否真正意识到自身原本就是自然造化的一个成就,不用刻意夸张地将自己想象成大自然造化的宠儿,因此在自然造化面前必须保持敬畏及谦逊。这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态度,“心性自然之道”所要阐述的,就是这种“道”。

《道德经》有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不仅揭示出人与万物一样是阴阳造化之和的道理,而且提示人们要明白自己在阴阳造化中的地位。

人们只有明确意识到这种地位,使之成为我们面对自然万物时的基本理念,人与自然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谐。否则,人将自己看作自然造化的“异类”,就必然与自然造化相互排斥,在认知上既然与自然造化不能相容,又怎么可能通过歧途的努力最终实现和谐?

拨迷见智

人性的选择及发展方向需要顺应“天道”、“地道”、“人道”,才能终得“正道”。

开启自在之门

《道德经》第五章有云:“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大多数人认为,凡事登峰造极,不是能够更满足成功的意志吗?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谨守在中和的状态呢?

《道德经》包含着对人类自我意志膨胀的深层忧虑。人类生活在天地之间,有能力完成其他万物所不能完成的创造,这当然是人类进化的优势。

但是与自然造化比起来,人类的创造只能排在第二位,不仅人类创造本身只是自然造化的一小部分,而且从根本上说还是对自然造化的模仿。

然而,人类却因为拥有这种创造能力使得自我意志膨胀起来,为了达到能够分辨美丑、善恶、是非等目的,产生了许多偏见,做出了很多予取予夺的事情,不仅造成事物的不平衡,同时也造成了自我心性的不平衡。

因此,《道德经》曰“不如守中”,即是告诉人们保持不偏不倚的公正立场,站在自然造化、宽容万物的精神高度上,从容面对是非、得失、善恶等。

这样的 “心性守中之道”,是处理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的各类事情、解决各种矛盾时所采取的正确平衡方法。唯有“中和”,社会才有可能实现和谐,任何偏好或者偏执,对于实现社会和谐来说都是障碍。

“谦卑柔慈之道”的人性理念,是人提高自身修养,完善内在自我的法宝,这些都是人性的正“道”。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