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纷扰的人生,如何实现自在?|生命人文科学访谈系列

 正心正举 2021-04-07

文丨陈剑峰 · 主播丨苏木

问:您认为生命人文科学智识体系能为我们的生活解决什么问题?

陈剑峰院长:

这也是很多人要问的问题。正心正举这项事业,包含的这些理念,生命人文科学智慧教育,在生活工作实践中,对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企业层面、个人层面的现实应用,它到底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这一套智慧教育中的生命人文科学智识体系,第一,能不能满足国家所倡导的人文与科学相结合的要求,比如我们对文化自信如何解读;第二,能不能作为各行各业的理论指导工具;第三,对目前最首要的大健康有什么帮助?

1.智识体系有什么用?

这些千丝万缕的关系,如何联系起来?互联网时代,科学、人文、哲学三个素养关键不关键?关键在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能否将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这是这个智识体系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启迪人们从碎片化的学习当中,走向系统化,这要针对不同的人群来讲,对大众人群需要满足常识性认知;受过高等教育的需要满足科学认知;再往上一点,就需要满足哲学认知。层级不同,认知上的需求也不同。 

过去的人们已经习惯了从工具论到方法论,再到价值论,最后到认识论,这是根据我刚刚说的这三个界面的提升。

在工具论部分,就是要把科学变成科技;到了价值论、方法论部分,涉及到科学知识;到了认识论部分就牵涉到哲学。科学与科技之间,科学是讲了一整套的理论原理,这个原理我们要把它通过一定的方法路径制作成人们可以量化、可以使用、可以操作的工具,这叫科技。

正心正举研究应用的方向,就是要用一套原理、一个系统来贯穿。否则东西一多,我们就乱了。我们要去了解万法归一的“一”、万变不离其宗的“宗”,到底是什么?人们在这个过程当中,能不能够对于生命的感悟、认知、意义有一个质的飞跃。

我们要找到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回到正心正举的概念,通过转变思维来改变行为。观念与行为的改变决定于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按照什么方式、规律去改变。

所以正心正举讲的是我们碰到任何的问题,虽然是避实就虚、虚实结合、守正出奇,但我们是迎着问题而上的。迎着问题而上不是硬碰硬,是在迂回之后,再看这个问题,到底和哪些问题相关联。就像围魏救赵,就是说我们可以处理旁边一些和它相关联的问题,从而使原来这个问题逐渐清晰,从而解决问题。

2.如何获得自在?

问:我们的生活一直都忙于解决各种问题,却不知道解决问题最终是为了什么?

陈剑峰院长:正心正举,是要告诉人们,在这个过程中要获得健康、快乐、幸福,要乐观、积极、向上。这个过程是需要经书从哲学到科学等等的指导,目的只有一点,我们要改变我们的观念,来改变我们的行为。我们要读经书,要懂得哲学;我们在实证过程当中锻炼认识本质和把握本质规律的能力,就要懂科学。在本质问题上,我们更需要思维力的穿越,或者说抽象思维的帮助。

我们不要把很多的观念、观点对立起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要把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一体两面的。形而下的我们要认识万千大千世界就要“格物”。什么意思呢?

举个简单例子,生命都是平等的,男女是平等的,但是为了区别我们各自在万千世界所呈现出来的这种“相”而呈现不同的特征,我们又得命名,但命名之后它在我们脑海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

一旦将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立的时候,我们就认为有些人(单独地)在讲世界观,有些人(单独地)在讲方法论,其实不然。每一个人在讲到世界观的时候,必携带着方法论;每一个人在讲方法论的时候,必有他的世界观。

最后我们整个的教育体系,是建立在健康快乐幸福、乐观积极向上的基础上,是用于我们每一个人在万千世界的生存过程当中获取物质和精神,建立起物质与精神的统一,类似于禅修、灵修,最后才能打开自在之门。

物质和精神达到一种相对的动态平衡的时候,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就叫自在。很多时候物质和精神的不平衡,比如说物质多了精神少了,或者精神多了物质少了,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达不到平衡的时候,就称之为不自在。

所以在这些问题上,我们要做一个深刻的探讨,就是说人们在生命的过程当中,在宇宙大自然之中,当时间和空间发生了变化,你所呈现出来的是什么状态?这个状态就是古人所讲的,是你的精气神。

所以我们要解读的国学也好、其他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好,他们其中的要义是什么?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学科的壁垒在哪里?这些壁垒通过千万事物的原理,能不能够让人们看到它们彼此之间的一种联系?相互的关联。

我们说得更加通俗一点,我们正心正举围绕生命人文科学做的体系,是让人们从人文当中找到科学(方法)得以落地,从科学当中能够看到人文所引领的方向。人文与科学的任督二脉,在阴阳和合的过程当中是相互作用、彼此共存、相互转换的。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