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观一致,必将取代血缘关系

 天下丛林 2021-04-07

2019年,在格力2019届大学生入职大会上,董明珠称曾与亲哥20年没有往来,甚至家谱里也没有她了。

起因是经销商找到她亲哥哥拿货,董明珠没同意,结果就收到了哥哥的绝交信:“从此以后,在我们家谱里面没有董明珠这个人,也不认董明珠这个妹妹”。

最近在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中,董明珠更是直言不讳的谈接班人的标准:不以亲疏为关系,也不以朋友为关系,只看能力。

我们常说:血浓于水。亲戚之间有血缘纽带,关系往往是牢不可破的。

但是现在亲戚之间的情分却愈发淡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人与人之间,始于血缘,终于三观。

1

以前,中国人为什么重视亲戚关系?

在古代,先秦到隋唐,宗族一直是组建团队基本盘最有效的方法。

唐宋开始,科举的普及和深入人心,开始有了新的组建团队基本盘的方法:师生同门。

但是这是国家层面的,放到四里八乡,这些进士、举人、秀才的基本盘,仍旧是宗族。

师生同门,不过是一个可以更高层面把这些小团体串联起来,发挥更大实力。

这也是为什么一直到前清,但凡有点明气的文人,家里大概率会成为当地望族。

直到现在,获取信任最有效方法,仍旧是血缘关系。

况且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人群里成长起来的人,对世界的看法和生活的经验,都是代代相传的。

脑子里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都一样,生活理念也必然一样。

大家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就很强。

另外,也为生存考虑。

过去是宗族聚居,大家都在一个村里,平时春种秋收,抗旱防涝都需要团结在一起,可谓是荣辱与共。

一户人家的春耕秋收,婚丧嫁娶,哪怕杀猪,都需要亲戚们和村民们来帮忙。

亲戚之间有互相帮衬的义务,如果有人发达了,那么所有亲戚都跟着沾光。

人的观念都是由现实需求决定的。

2

现在,为什么亲戚关系越发淡薄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大家进城工作,周围都是陌生人,大家都是在一个陌生人的世界里独自打拼。

在陌生人组成的城市里,约束人们行为的是法律。

再也不是隔壁大婶的唾沫,也不是村里老人的权威了。

生存不再需要依赖于他人的认可,心智上也不需要压抑自己去迎合他人了。

和他关系更亲的反而是朋友、同事。

若是亲戚以亲情之名一味索取,不知感恩,只能招人厌恶。

“我们是亲兄妹,所以无论如何,你都要帮我一把!”

“我们可是至亲啊,你怎么能胳膊肘往外拐,一心帮着外人?”

“我们明明是一母所出,为什么还总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

总以为血缘至上、觉得亲戚关系维系着一切,这是不少人的通病。

但越长大越明白:血缘,并不能维系一切关系、更不能磨平一切不合。

当亲戚们在生存上不能提供帮助,在情感上不能提供支持你,甚至见不得你好;在思想上不再认同你。

当对方从物质到精神,都不再给你提供价值,那他必然会在生活中消失。

所以,那种之前在熟人社会中,亲戚老乡们的功能全部消失,互相连接的纽带也就断了。

3

三观一致,必将取代血缘关系

有的人的三观,是自己读了很多书,见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自己思考得出的。

而有的人的三观则是被外界比如学校、大众媒体等力量有意教育后形成的。

实际上,任何人的见识都有局限。

但见识越少,三观越错,见的越多,也就离真相越近,三观也越接近真理。 

说格局、说心胸、说视野,最终说的不过是三观。

你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世相人心?

你看明白了,想清楚了,心就静了,做事就沉稳了。

而认知不足的人,必困于自己的心,举目所见,只有一些毫无意义的东西,拼命求索,却无改于自己的命运之分毫。

你的眼界与认知在哪个层级,你的人生就处在什么状态。

越往下,所见越少,机会越少,越是感受到社会不公,愤怒无比。

越往上,所见越多,机会越多,越是感觉世界美丽,风光无限。

总而言之,三观是分层次的。

和不同层次的人争辩,是一种无谓的消耗。

他从未去过你到过的地方,不知道你读过的书,不认识你遇见的人。

你耸立于山巅,告诉他前面是一片海洋。

他蜷伏在半山腰,只能看到满目的荒凉。

4

真正的三观一致,是观念上的契合、是思维上的一致、更是信仰上的共通。

观念契合,则难起争执;思维一致,则两心相近;信仰共通,则助人自助。

恰如有人说的那样:“好的关系不一定需要血缘来维系,靠血缘维系的关系也并不一定好。”

毕竟,在一段好的关系中,三观一致远比血缘更重要。

人们会因为价值观的相通,感情上的相惜,灵魂上的共鸣,走在一起,结成比血缘关系更加牢固的纽带。

人这辈子,三观不同,不必强融。

往后余生,愿你有靠谱的亲戚、也有交心的朋友。

愿你早点遇见那个跟你三观一致的人。

与朋友们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