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达93.24%,昔日沙地变绿洲

 东海若水斋 2021-04-07
榆林学习平台
2021-04-02
订阅
作者: 申东昕

绥德青龙山。曹维豇 摄

“我的故乡榆林的确荒凉而贫瘠,那里的严寒从头年11月一直蔓延到第二年清明节以前,那里的春天也极其短暂,而且塞外吹来的大风把毛乌素大漠的沙尘扬的铺天盖地,把刚开放的桃花打在了地上。”作家路遥在他的作品《你怎么也想不到》中这样写道。

绥德史家湾立交桥。

路遥笔下的毛乌素沙地是可憎的,“把刚开放的桃花打在了地上”,摧毁了原本属于春天的美丽。而如今,毛乌素沙地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据2020年4月陕西省林业局的数据显示,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荒漠化治理使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也使陕西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创造出属于中国乃至世界的绿色奇迹。

榆林市樟子松植被区。

沙漠正向着绿洲蝶变。背后,是一群来自人民群众之中的治沙英雄。20世纪70年代,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女青年组成榆林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3条,栽植柳树和杨树35万株,治理荒漠14225亩;全国治沙英雄牛玉琴30多年治沙11万亩,使不毛之地变成了“人造绿洲”;石光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一生只做治沙这一件事……大批治沙英模和造林大户,用他们饱经风霜的双手,种下一棵棵绿树,筑牢了抵御风沙侵袭的塞上绿色长城。

榆阳区牛家梁植被区。

据统计,70年来,榆林人民栽种的树木按1米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54圈。这群坚强的“绿色卫士”,让榆林群众“出门捂着脸、吃饭捂着碗”的苦日子一去不返,“复活”了这片被历史风沙掩埋的塞上绿洲。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单位:陕西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