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得一见藏传天珠

 新用户99079681 2021-04-07

  喜欢历史的人可能会注意到两汉魏晋南北朝墓葬玉很多,也有玛瑙、天珠,这时期是服石养生的鼎盛时期。当过皇帝的海昏侯刘贺墓就出土一枚漂亮的缠丝玛瑙,2014、2015年在新疆库车县提克买克也出土了几枚天珠,还有云南、西藏、湖南、甘肃等好多地方都有出土,考证下来大多是战汉时期的墓葬,可是天珠不一定就是战汉时期才被发明,起码说明这时期已经很流行了,而仅仅也只是在有地位的群体中流行。制作一枚天珠需要工匠很长时间,可想而知是供不应求的,这时期的天珠除了出土,根本就没有传世的。技艺又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秘而不宣,对天珠的发展、改良极为不利。

  

  天珠的奇异纹饰,和青藏高原的特殊高度,加上藏族人民“天降石”的传说,于是有人将天珠归结于宇宙物质,认为它的原始材料是天外陨石,被修行者加工所成。

  西藏老天珠的年代划分,依青海徐文生老师的观点,分为古象雄天珠体系和其它体系,其中分为前弘期、中弘期和后弘期,对应年代大约为我国的商周、战汉和晋唐时期。宋代以后归为其它体系。而台 湾的林东广老师,则是把天珠年代划分为唐代以前、唐代、宋代及宋代以后。

  

  带着传奇色彩的天珠,有着诸多的神秘之处,更因其稀 少珍贵,使得只有少数的人群才能接触到真正的天珠。所以没有一个完整的范本去学习了解天珠。天珠各色形状图腾也是一知半解,也不明白其不同图案的意义。天珠的纹饰大致包括:点、线、方、圆、三角形、菱形、多边形、不规则图形、动物图案、特殊抽象图案及符号。不同纹饰各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和功能。今日取出一枚至纯天地天珠来探讨探讨。以“圆”表示“天”,以“方”表示“地”,所谓天圆地方,便集于一枚天珠之上。

  天珠的制作方式在科学如此发达的年代中,并无具体实证,因其实际制作方法已失传,且目前仍无百 分 之 百确定无误的说法。按传说,型二至纯天珠是文殊菩萨从天洒下的宝石或是住在地底的天珠虫硬化而成。不过目前最科学的猜测是首先用碱水、白铅、或洗涤碱涂在整块玛瑙上,加热使之白化后,根据图案设计涂上硝酸铜,然后再加热变成黑色图案,再经特别抛光程序后便大功告成,大部分的型二天珠再经历了数千年,颜色还是不易剥落,现在依然可以见其图案对比鲜明,这便是为何其特别珍贵的缘故,许多好的这类天珠藏品也多落入欧美国家中,原因是近年来密宗在世界中崭露头角,所以原本就不多的老天珠在全世界都有收藏家及博物馆收藏的情况下,更是难得一见,其珍贵程度可见。年代久远颜色亦不剥落,真品天珠。

  

  在各类拍场中,传统书画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然而近几年的拍卖会中,瓷杂类拍品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在杂项中,“神秘”的天珠也时常现身,而且表现不俗。

  天珠的材质是由外星陨石撞击地球时产生地壳运动变化而形成的一种矿物质,这种矿物质里含有多种火星元素,使其具有宇宙强烈的磁场能量,后来有人在这种矿石上做上各种不同的图案,代表不同的宗教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