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曾字画概念!

 博搜艺术 2021-04-08

  范曾在当代艺术界具有广泛的知名度。所谓名人是非多,范曾的绘画作品也是饱受争议。但即使如此,范曾现在依然现在艺术界顶点,他作品价格高得离谱,随便画一张作品就能拍出几千万的价格。所以有人评价他,画画赚钱的速度比印钞机印钱的速度还要快。比如范曾1994年所作《老子出关》,拍卖价格就高达1104万。画的一幅《八仙图》镜心,在2011年拍卖价格是6900万元,随便一幅画都是千万元的级别,实在让人瞠目结舌。更让人惊讶的是,范曾画一幅这样画根本用不了多长时间,一 天画个几十张都不成问题,怪不得有人说他他画画赚钱的速度,比印钞机印钱的速度还要快!

  “以诗为魂,以书为骨”是范曾为中国画所提出之八字箴言。“中国画状物言情,必依托于笔墨。笔墨之优劣则视画家书法功力之深浅耳。古往今来,有笔虽遒健而未成大气象者,此失魂落魄者也;苟笔疲腕弱而企成大气象者,则未之见,此魂无以附者也。按西方之形式构成说,中国笔墨为最 具形式构成之特质、最 具独立审美价值之艺术语言。魂附骨存、骨依魂立,诗、书于中国画之深刻影响于此可见。舍笔墨而谈中国画,无异于舍语言而论中国诗。”

  大师范曾的作品惨遭市场淘汰绝非仅是他人控诉的缘故,归根到底,他终究是败给了自己的贪欲。文艺创作最为忌讳的便是拿作品来充当赚快钱的工具。昔日书画大师的巨匠精神消逝,自我复印的流水作品无论其如何精细绚丽,没有了创作精神的作品也只是一介废纸,洞悉流水线作画的买家又怎会买单呢?民众对于范曾把崇高的艺术创作视为商品流水线生产的行为更是嗤之以鼻。

  有牛人的背书,有自己独特的产品,有了品牌影响力,当然就会形成畅销,但是,搞企业的都知道,产品畅销有时候也头疼,因为会造成供不应求的现象,生产效率、产能必须提高。所以,范曾先生也有办法解决,在他宽敞的画室当中,可以一墙排开很多张宣纸,进行集中创作,这样生产效率自然就大幅度提升了。不过,这事虽然被藏家质疑是搞流水线,但没有关系,因为范曾先生毕竟不是开工厂,大家对簿公堂自然是范曾先生笑到最 后,这事反而又成了范曾品牌的曝光率的推手,一度上了热点新闻榜。品牌、产品、生产这些问题都解决了,生意能不好么?

  范曾,中国当代著 名学者,书画巨匠,散文家,艺术理论家,美学家,教育家,鉴赏家,杂学家,讲演家,社会活动家,慈善家,诗人。

  范曾作画主张用石涛“一画论”之精义,力追天籁之境,精于白描,尤喜写意人物。为表现历史人物之神韵,他潜心研究历史,悉心揣摩古今中外诸名家之作,他特别推崇陈老莲和任伯年。范曾的历史人物画清新典雅,潇洒飘逸,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风骨独具。他亦善书法,用笔得益于汉孔器碑和魏张黑女碑,行书结体受王羲之、文徵明、米芾、黄庭坚诸人影响,博采众美,自成一家。他的字画作品在当今画坛享有盛誉,是作品最早进入世界两大拍卖行的中国当代画家。

  范曾书法自评好吹嘘,应该并不是他自己的本意,是为宣传需要的设计。因为当年范曾书法绘画在成名之路上,是需要宣传的,既然宣传,就不能常态化,就要出奇,所以让范曾在镜头前有吹吹绘画,牛牛书法的言语,恰好可以取得书法宣传的关注效果,因此范曾论书法,谈绘画,言语过于大吹,就宣传需要的设计,未必是范曾的真品性。就如当年凤姐一封求婚信的吹牛本质类似,并不是为了求成金质男,而是为了搏人眼球,达到宣传效应的目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