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北名医马二琴先生,侠肝义胆!

 mbqymbqy 2021-04-08

有读者给我留言,让我写写马二琴先生。我听后没有说话心说谁是马二琴先生。后来查找资料,才知道一位大医,老中医彭静山就是马二琴先生高足。

图片

图片

               马二琴先生墨宝

马二琴(1892~1969)先生,原名英麟,字浴书,因家藏两张古琴,故自号“二琴”。先生祖籍山东淄川,清光绪十八年生于奉天,幼年曾入奉天著名儒医刘景素(号冕堂)先生私塾习儒,后从名医张子乡老先生学医。天资聪颖,学思勤奋,年过弱冠,即悬壶于奉天大南关之广生堂。品端术正,平易近人,不久便名声鹊起,享誉沈水。

1924年,马二琴先生任奉天市医士公会编辑部长时,创办了《奉天医学杂志》,为东北医学刊物之先驱。伪满时期,日伪政府蓄意取消中医,于1940年,逼请马二琴到长春萃华医院与日医博士较量高下,先生技压群寇,从而保存了东北的中医。

当时有人说中医渊源古老,能治难病,不可全盘否定。日本人想考验一下,便在长春最大的医院粹华医院,分立10科,每科设医长1人,全由日本的医学博士担任;另设中医科,由当时东北声望最高的名中医马二琴任科长。马不愿去,日本人以威势相逼,以此证明中医无能,废止势在必行。马二琴毅然赴任。当时医院收治了一名急腹症患者,日本外科医长诊断为化脓性腹膜炎,必须立即开刀,并且宣布吉凶难以担保。亲属怕患者死在手术台上,要求中医一试。马二琴细心诊察,决定以清热解毒、理气祛瘀之法为治,重用金银花120克,配龙胆草、蒲公英、紫花地丁、连翘、乳香、没药、黄柏等煎服,一剂痛减,二剂痛止,三剂病愈。日本医长说这只是暂时缓解,病必复发更烈,并对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判断确属痊愈,从而对中医药的神效表示惊异。伪满民生部保健司决议保留中医,改名汉医,改称中药为汉药。

当时的社会名流,比如张作霖,都请马二琴看病,这使得马二琴声名显赫。曾经有一个前苏联专家得了口腔溃疡,十分痛苦,怎么治也治不好,后来经人推荐来找马二琴。马二琴看后说有办法,只是有点儿不卫生,对方说没问题,马二琴就给开了药。几天后,苏联专家的病好了,对马二琴佩服得五体投地。马显文后来听父亲的徒弟说,父亲开的药名叫“人中白”,其实就是尿碱。

日人遂筹办“东方医学研究所”,并委马先生主其事。1942年,先生返奉行医。1945年任奉天省汉医会会长。1954年被中国医科大学聘为副教授,为全国首先获得“教授”职衔的中医。

马先生寓居奉天大南关附近的一所宽敞宅院,自名“瘦吟山馆”,并以“瘦吟馆主”为笔名。在广生堂坐诊十年之后,先生便于寓所外院自设诊所,名曰“春雨堂”。门前自拟一联:“十年读书,十年临证;存心济世,存心对天”。门上匾额为著名书法家李西所题四字:“杏林春雨”。院内古树遮天,绿荫覆地;鱼缸萝架,幽雅清静。房后叠石为山,周围被草成茵。堂上字画盈壁,藏书满架;古玩罗列,陈设讲究。先生常穿串绸长衫,并于胸侧纽襻上悬挂一枚珍稀的“五莽钱”。

先生不嗜烟酒,饮食简单。每日上午门诊,下午出诊,晚间以文会友,品茗听曲,吟诗联句,疏散疲劳。闲暇之时,或出游访友,或庭后舞剑,或窗前抚琴。

马先生擅弹古琴,原有一琴,名为“澄彻天”。后又得一琴,名为“一天秋”,经鉴定,系明朝严嵩之子严世蕃的故物,珍爱非常,遂自号“二琴”,并改室名为“二琴山馆”。每当兴至,先生便端坐于桌前,静弹《平沙落雁》等古曲,炉香袅袅,古韵悠悠,怡然而自得。

马先生热心曲艺事业,是著名的曲艺评论家。先生早年在小河沿书场结识了当时著名的奉天大鼓书艺人刘问霞,因同情其身世,欣赏其艺术,便耐心指教她如何咬真尖团字,分清平仄音,为她讲解唱词的含义及感情色彩,并且经常在报纸上发表评论其书艺的文章,有时还亲自为其写段子,《银针泪》便出自马二琴之手。在马先生的悉心帮助下,刘问霞的演唱才得以字正腔圆,蛮声艺坛,终获“奉调大王”的美誉。

1924年,京韵大鼓三大派之一的张小轩,来奉天公余茶社演出,经刘问霞引见,结识了马二琴。张小轩唱了一段儿《华容道》后,请马先生指点。先生听其唱词中有“想当初,赤壁鏖战……”一句,便说:赤壁鏖战与华容道仅一天之隔,用“想当初”不太合适,不如改成“都只为……”。张小轩听后十分赞同,为表示感谢,还在城内聚宾楼饭店请马先生吃了饭,并请先生帮助改段子,马先生慨然应允,给他改出两个段子,后来张小轩一直按照马先生的改本演唱,效果很好。

1944年,刘问霞被日寇以“反日”为名强行抓捕,受尽折磨。出狱后伤愤交加,一病不起,马先生不离病榻左右,煎汤熬药,竭尽全力。但最终仍未能挽回她的生命,一周之后,刘问霞含恨而终!

马先生不仅德术双馨,而且才华横溢。他工诗、善书,精音律、通训诂,志趣高雅,涉猎广泛!马老幼年家贫,聪颖异常,才华横溢。学医之时,闻鸡而起,午夜方眠,黄卷青灯,口诵心唯,真所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马老学医,能举一反三。

例如:有一次他正读王孟英的《温热经纬》:“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老师走来,突然用手掩书问曰:“逆传心包,顺传当传何处?”这一突然发问,颇不易回答。

当时马老正襟危坐,沉思熟虑,很快就答道:“书上有几种解释,但根据五行学说,温邪由肺传至心包,是金反克火,叫做逆传。从经络学说来讲,肺经'下络大肠,还循胃口’,顺传应传胃府。”老师听后,赞不绝口。

还有一次,老师问诸生曰:“泽泻能利水通淋,为什么在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中用之?”诸生张口结舌。马老站起来应声答道:“泽泻利水除积,通淋去浊,积浊已去,肾阴可补。”老师鼓掌称善。

马老二十二岁行医,于沈阳大南关广生堂药房坐堂。青年医生,成名不易。马老读书吟诗,怡然自乐。岁暮感怀诗云:“飘泊风尘又一年,依然瘦骨耸吟肩”,笔名瘦吟馆主,经常在报纸发表诗文,成为沈阳知名诗人。

某公年八十,久患便秘,名医不离门,好药不离口,但百用罔效。后聘请马老诊治,马老诊察以后,侃侃而谈:“久患便秘,面色微黑,舌质干而无苔,频频饮水,一口即止,自述腰痛,脉来两尺无力,诊为肾阴亏虚,津枯便秘。”乃用寸云二两,李仁五分,当归五钱,枸杞子四钱,番泻叶三片。服后患者大便自通。该公逢人说项,游扬不已。通过救死扶伤,马老一跃而成名医。

马老医术高明,有胆有识。一次,遇一手背异常高肿的病人,慕名求治,恰有两位名医友好前来议事,乃共磋商。一友提议应活血化瘀,一友主张用清热解毐。马老毅然用利水重剂十枣汤,甘遂加量三钱,二位友人摇头认为万万不可。马老说:“肿而不红,按之凹陷,为积水无疑,屡用化瘀之药不消,既未驱水,其水愈甚,宣可决壅,宜用峻猛之剂,不可养痈成患,泛滥成灾。”乃毅然投药,果然药到病除。

马二琴教授在中国医科大学时,第一附属医院二病房内科,有一慢性肾炎病人,水肿十分顽固,经过中西医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显。乃请马老师会诊。马老看面色,验舌苔,切六脉,捶腰按腹,参以人迎趺阳,深压太谿穴。诊断后马老师说:“此人病虽久而神完气足,虽患慢性肾炎但脉来两尺有力而洪数,声音响亮,口臭气粗,尿赤便燥,握力十足,起坐灵便,捶肾俞穴而腰痛,按关元穴有反射力,摸太谿穴有硬结,舌干口渴,舌苔由深黄将转黑色,舌根愈甚,此肾经毒热,属于刚病,当以刚治。用六神丸一日三次,每次30粒,人皆瞠目结舌,不解其意。或口不言而腹非之,或背地议论认为胡闹。

病人服六神丸三天,水肿全消,霍然而愈,众医惊讶,争向马老师询问何谓刚治?用六神丸又是何道理。”马老师笑道:“刚者强也。

此人体壮身强,肾炎日久,酿成热毒,非一般药可治,必用蟾酥。蟾酥辛凉微毒,陶弘景治温病发斑;甄权用杀疳虫,治恶疮;日华子用破酥结;苏颂治小儿劳瘦;李时珍治一切五疳八痢,肿毒,破伤风病,脱肛等症。”

马老师侃侃而谈,如数家珍。众医惊其知识渊博,而莫明刚治之妙,肃然静听,并笔记之。马老师继续说:“此症从症状脉象合参,热毒郁结已久,非蟾酥不能以毒攻毒。蟾酥不能随便入口,六神丸以蟾酥为主药,且佐以牛黄等,药少易服,一日三次,谓之刚病刚治,说破了不值半文钱。”最后一句,是马老师的口头语。

众医生又问刚柔学说的来源。马老师说:“《灵枢·寿夭刚柔篇》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张景岳《类经》注:'病有刚柔之分,刚病则刚治,柔病则柔治。柔者属阴,刚者属阳,知柔刚之化者,知阴阳之妙用矣,故必审而别之。所谓刚柔,和虚实不同,刚病是顽强的,病邪很牢固;柔病是缠绵不已,长期不愈的,同时也要结合病人的体质,斟酌病情。

鉴别刚柔,主要在于辨证准确,敢于服药,胆大心细,对症处方’。”众医叹服。解放后,马老被选为省人民代表及政协委员,并被中国医科大学聘为副教授,是解放后全国的第一位中医教授。

马老藏书甚多,古玩罗列,著作多种,对传授中医经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十年动乱中,马老惨遭迫害,愤死于1969年,终年76岁。一代名医,著述只字无存,古玩古籍及心爱的两张琴均荡然无存。但马老济世利人的光辉事迹却永远留在人民的心中。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自会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