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勤奋”和“浮灵”都考不了高分,竟然是同一个原因

 江山寻梦 2021-04-08

勤奋的孩子和浮灵的孩子考不了高分,到底是为什么,怎么解决呢?


为什么?

两种错误

学习上,有两种普遍的方式,看起来很正确,实际上非常错误。

第一种错误,是只做不思考——学而不思。

勤奋的人,看到卷子,动手就做,不去认真思考,也不思考最佳解题方案。什么都不思考,只是埋头练习,不分析,不归纳,不概括,不归因。

在辛勤的付出中告诉自己,我很努力,我很勤奋,我很用心,甚至,还很享受这种感觉。

但是这种学习方法,一般情况不会有什么太高的成绩。

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假勤奋”,手比脑子勤快,“学而不思”

第二种错误,是只思考不行动——思而不学。

“浮灵“的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可能会把这道题学会,也会分析原因,错题本整理得也很规矩。

整理过程结束,以为问题就解决了,于是懒得动手再去练习。

但是这样的方法,往往更加糟糕。因为思考和实践之间,还有一条巨大的鸿沟,这就是”知道“和”能够“的差异,或者叫“方法”和“能力”之间的差异。

这样的人 ”脑子比手勤快”——思而不学。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这就是孩子学习时最常见的两个错误。

这些错误如此普遍,普遍到我们根本没有察觉。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两类人似乎犯了两个错误,实际上是一个错误,就是不会思考。

解决“思”——让“勤奋”得法,让“浮灵”沉淀

这里的“思”是指系统的学习方法。

“浮灵”这种人很聪明,思考问题很快,有时候也很靠谱。但是,很不稳定。

这些办法,他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想出来的,都是灵感,全是灵光乍现。

这次可以,下次就不知道了。

“浮灵”提出的,只是一个“点子”,不是一个成体系的“答案”。

这种点子,往往非常局限。只能解决简单问题,不能面对复杂问题,甚至是稍难一点的就不行。

这种人缺乏的是系统的学习方法,和用系统的学习方法去反复练习的勤奋。

如果他们能这样做,思维就能稳定,知识逐渐沉淀和积累,成绩自然就会上来。

“勤奋”的人不善于思考,如果他们用系统的方法去勤奋,勤奋的同时还善于思考,有自己一套成熟的方法,一定会成为那个“佼佼者”

所以,我的建议是,一定要有自己的学习方法。

怎么做?

我在教学中总结出了五步思维法

第一:要分析

第二:要写,把分析过程写出来,写不清晰,也是没想清晰。

第三:要讲出来,如果说不明白,肯定是没想明白。

第四:要画出来,把抽象思维变成形象思维。

第五:要筛选最优答案,前提是你得有多种答案。

要想有好成绩,必须得法,“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