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类“蛋白质粉”卖得很火爆,却把老百姓坑惨了

 仁和堂老军医 2021-04-08

最近,清明节我回老家“祭祖”,发现我小外甥女正在喝一款儿童蛋白粉,她说这个蛋白粉在农村卖得很火。

我:是谁给你买的?

她:姥姥。

我:多少钱?

她:好像是69。

我:什么?920克的蛋白粉才卖69,这也太便宜了吧。

我回忆一下,市面上大品牌的蛋白粉450克都卖二三百。这个920克的蛋白粉,竟然只卖69?这就好比说,大超市卖一斤猪肉是35块,你去路边摊却看到有人卖2斤猪肉才15块。这不是普通的便宜,这便宜的太离谱了。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

我随意看了看它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忍不住骂出了脏话,我瞬间搞明白它为啥这么便宜了。

下面,我们来做个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剖析,你就明白了这种“蛋白粉”到底有多坑人:

这类“蛋白质粉”卖得很火爆,却把老百姓坑惨了

第一位:木糖醇。

杜:木糖醇是一种(目前证据)安全的代糖。也是国家允许用来代替蔗糖、果糖等添加糖的甜味剂,这点无可厚非。

但是他们最坑人的是,他们声称是“蛋白粉”的玩意儿,添加量最多的竟然是“甜味剂”。而且添加量还不少,我觉得每100克添加量在25-40克之间。后来,我根据芡实的配料表排名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推算出厂家每100克中木糖醇的添加量至少是27.1克(肯定有误差)。

有研究表明,成年人一天摄入超过40克的木糖醇,就会导致腹泻。虽然这种腹泻≠“伤肠胃”,但是腹泻本身就不是令人愉快的事儿。对于儿童来说,一天摄入20-30克的木糖醇也会存在“腹泻”的风险。说得直白一点,如果你让孩子一天喝100克左右的此类“蛋白粉”,当天晚上或第二天就有可能拉肚子。

即使孩子没有拉肚子,他们声称自己是“蛋白粉”,添加量最多的却是“甜味剂”。这事儿,办的是不是也不道德呀?

第二位:芡实。

杜:芡实是一种中药,后来被国家列为“药食同源”的食药材,也可以把它看作“食品”,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但坑人的是,芡实中的蛋白质属于“劣质蛋白质”(八种必需氨基酸种类不全)。也就是说,一款声称自己是“蛋白粉”的食品,却给产品里面添加“劣质蛋白质”,这不就是又想立牌坊又要当……

第三位:大豆分离蛋白。

杜:天呐,终于让我看到“优质蛋白质”了。

只可惜,他们这“量”给加得太少了,添加量应该不超过10%,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是他们用“营养成分表”告诉我的。很简单的逻辑,每100克的总蛋白质总量才10.6克,配料表排名第三位的“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怎么可能超过10%,这个我敢对着电灯泡发毒誓……来保证。

第四位:碳酸钙。

杜:这是“无机钙”的一种。单从品质来说,这是钙类中最“差劲”的钙之一。每天摄入400毫克以上的碳酸钙,对于部分人群来说,可能会导致反酸、胃胀和便秘等问题。

他们每100克给添加了620毫克,这个添加量真不算少了,也可能因为这玩意成本低吧?

第五位:植脂末。

杜:口口声声推荐给儿童青少年吃的“蛋白粉”还TM添加“植脂末”,那真的有点儿混蛋了。

植脂末,俗称“奶精”,它主要作用是用来给食物增加风味以及滑顺口感的添加剂。“植脂末”最大的危害是含有“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坏胆固醇”的数量,同时降低“好胆固醇”的数量。经常吃这玩意儿,不仅容易使人发胖,还会大大增加患心脑血管类疾病的风险。

很多朋友以为营养成分表标注“反式脂肪酸”为0,就是不含有反式脂肪酸。错了,国家规定只要每100克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总量低于0.3克,就可以声称为0。也就是说,即使厂家标注“反式脂肪酸”为0,依然有可能在每100克的食品中含有0.29克的“反式脂肪酸”。

而对于儿童青少年吃的食物来说,最好是“反式脂肪酸”一点儿都没有。

后来,我突然想起来蛋白粉的生产标准是每100克蛋白质含量要≥50克,他们这是明显违规了。刚要打举报电话,却在外包装某处发现了“固体饮料”四个小字。苦笑着说了句“我靠”,沉默了很久......

这类“蛋白质粉”卖得很火爆,却把老百姓坑惨了

就这玩意还敢声称“蛋白粉”,蛋白质含量还不如鸡蛋高(每100克鸡蛋中优质蛋白质含量约13克)。

最后,为了防止大家再上当受骗,我再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挑选好蛋白粉:

这类“蛋白质粉”卖得很火爆,却把老百姓坑惨了

第一,尽量不要选择外包装上有“固体饮料”的所谓蛋白粉,因为固体饮料属于“饮料”类目,蛋白质含量不受蛋白粉标准的约束。

第二,国家规定,蛋白粉的生产标准,是每100克中蛋白质含量≥50克,如果低于这个标准的,并不是真正的蛋白粉。

第三,蛋白粉配料表第一位最好是:乳清蛋白、牛肉蛋白、大豆蛋白或豌豆蛋白等,优质蛋白质作为主要原材料。

第四,蛋白粉配料表越干净越好,尽量不要买添加了“白砂糖、葡萄糖、果葡糖浆、植脂末、植脂奶、代可可脂、人造奶油、人造黄油、奶精”的蛋白粉。

我是杜轩建,一个“靠点谱”的减重营养师。


部分参考资料:《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